北交所2022年三季报正式收官 盈利面超九成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11月02日 09时11分

  本报记者 孟 珂

  北交所2022年三季报正式收官,共有12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完成三季报披露。其中,110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盈利面超九成。

  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合伙人常春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三季报情况来看,在疫情冲击、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等复杂背景下,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稳健,发展韧性足,抗风险能力强。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北交所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32.07亿元,同比增长33.25%;实现归母净利润69.26亿元,同比增长19.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2.23亿元,同比增长21.30%,整体业绩稳步增长。

  其中,5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龙头企业继续发挥“领头雁”作用。从业绩增长幅度来看,骏创科技、中航泰达、颖泰生物3家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200%;贝特瑞、颖泰生物、吉林碳谷等9家公司净利润过亿元。

  骏创科技斩获业绩“增速王”。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公司配套于新能源汽车客户的汽车塑料零部件营业收入同比增加。

  “受多重因素影响,行业风口不断轮动,很多公司业绩和净利润跟随大势呈现周期性和突发性波动。”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交所业绩增长的公司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跟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度密切相关,类似骏创科技、贝特瑞、海泰新能等企业,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快,在上游原材料需求提升的影响下,业绩增长较快;二是受国际因素影响,能源价格整体上涨,带动同力股份等提供装备的企业营收快速增长。”常春林说。

  同时,北交所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向好,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5.35亿元,同比增长73.57%;增能扩产力度持续加大,前三季度购置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出77.73亿元,同比增长61.12%。

  常春林预计,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平稳,尤其随着之前的募投项目产能逐渐释放,会对今年经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但是不同行业公司业绩分化现象将更加突出,尤其在新能源等受国家政策支持的行业,业绩增速或超行业平均值。

  北交所公司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专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31.97亿元,同比增长33.10%,研发强度达4.37%,约为规模以上企业的3倍。目前,共有47家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八成以上公司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山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张可亮表示,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方面能够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可改善研发经费投入结构以及提升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确保产业链安全、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部分公司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进口替代,发展动能得到充分释放。例如,利通科技研发推出超耐磨酸化压裂软管等高附加值产品,该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8.58%。

  “北交所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集聚地,多数企业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或者省级专精特新称号,研发费用较高,创新能力较强也是其主要标签。”常春林表示,这些高研发投入企业也将在后续竞争中获得更多竞争优势,发展后劲足。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