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调研 遴选更有质量的信息,夯实投研基本盘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11月04日 09时12分

  昌校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对应到资本市场,这正与基金业坚持以深度研究驱动投资行为的投研文化不谋而合。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基金公司与上市公司的“互动率”可谓“数据可见”: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公募、阳光私募)对A股上市公司调研达到10.43万次,已超过历年的年度数据,刷新基金调研次数纪录。

  先胜而后求战。马不停蹄的调研背后,折射的是基金公司不单纯依靠财务报表和案头报告,而是有针对性地跟踪研究,寻找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不少流量基金经理更是现身“十万+”的调研名单,增强市场信心的同时也为长期投资蓄力。

  进一步细化调研数据不难发现,寻找确定性强的行业个股已成调研机构之间的共识:截至11月3日,共有25家上市公司获基金公司调研超300次;从被调研个股所属行业来看,电子、国防军工、生物医药等行业被调研次数较多。基金公司调研标的及所属行业集中度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独具慧眼的视角和价值发现的能力,才是助其投资收益表现跑赢市场均值,甚至实现较高的斜率增长的必备特质。

  从“十万+”的数据来看,基金调研次数已达基本需求线,而如何让10.43万次调研真正成为基金公司在长跑中胜出的关键,不仅应注重量的积累,更要追求质的提升。

  其中,对整个产业、行业与标的基本面的长期综合研究与追踪是提升调研质量的基本要素。调研不仅要聚焦标的及细分赛道本身,还应深入了解其所在产业链中的真实地位、上下游企业的评价、竞争对手的经营业绩等,多元维度获取更加精准的信息。

  同时,逆向性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利器”。一方面,走差异化路线,在市场共识形成前挖掘无人问津的赛道及个股,去相对不拥挤的领域探寻机会;另一方面,寻找因市场宽幅调整而被“错杀”的优质标的,待A股市场磨底接近尾声,便可进行多元化布局。

  前瞻性则可为“排兵布阵”谋得制胜先机。调研要对标的的成长路径、所处行业发展趋势等形成独到理解和清晰判断,再根据后续景气度制定投资策略,从而捕捉和把握投资机会。

  综上,“十万+”次的调研,需要以独特可行、攻守兼备的战略思维和超群的分析能力为基础,遴选更有质量的信息,夯实投研基本盘,进而为投资者创造稳健持久收益,提升其财富获得感。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