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估值出现明显提升迹象 市场各方感受到暖意融融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12月13日 09时32分

  吕 东

  冬季已至,银行估值却如同迎来春天。

  自上月以来,银行估值出现明显提升迹象,让市场各方感受到暖意融融。11月份至今,银行板块累计涨幅高达16.18%,在远超同期上证指数的同时,还进入申万行业指数涨幅排名前十。这种强势表现已多年未见。

  银行估值强劲回升的背后,显然离不开市场对于以银行为代表的优质国企估值体系认知的改变。

  近年来,让国有企业特别是金融业上市公司最为尴尬的,莫过于普遍存在的估值偏低处境。而这点在上市银行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银行估值长期处于低位,始终是各行业中的“副班长”。

  但估值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非银行自身。作为上市机构代表,上市银行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资产质量方面均表现良好,是资本市场中不折不扣的业绩“稳定器”。在回馈股东方面,上市银行同样走在各行业前列。仅2021年度,A股上市银行现金分红逾5400亿元,平均股息率直逼5%,不但远超A股上市公司平均值,且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甩在身后。

  近期,关于国企估值偏低的声音不断,而银行业作为“百业之母”,所占权重几乎占据国有股的半壁江山。因此,扭转当前国有企业资本市场大幅“折价”态势,银行估值的提升势在必行,且意义深远。

  当前环境下,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愈发凸显。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支持国家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普惠金融,乃至最近的纾困房企行动上,均有银行业迎难而上的身影,他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正因此,银行估值区间的重估将有望真正体现出银行这一优质上市代表所具有的长期内在价值,不但有助于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且对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平台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也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看到,对于银行估值偏低的判断近期以来正成为市场共识,除了监管层面释放出积极信号外,支撑银行估值提升的实际行动也正在展开。11月份以来,北上资金大幅流入的行业中,银行是其中重要一员。与此同时,作为银行“自家人”的主要股东,也出于对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成长价值的认可,纷纷开始进行主动增持。近期,“金融16条”落地、个人养老金启动实施,在为银行估值“解绑”的同时,也为银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极。

  在多方面共同努力下,银行估值修复空间正在打开,其从历史低位向合理区间逐步回升将成为趋势。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