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张丽平:爱是西贝企业价值观的底色
源 / 千龙网    文 /     2022年12月15日 13时38分

  2022年,《中国益公司》项目继续推出高端访谈栏目——《致善》,以“商业向善,责任有为”为主题,走进企业,通过对话、纪实的方式记录企业的社会责任闪光瞬间;也将邀请行业内专家对公益慈善、乡村振兴、碳达峰等政策进行解读,为企业履责给出专业实用的建议。

  《中国益公司》与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首席贝 公益官 张丽平 的对话,为《2022·致善》第 十一 篇。 西贝作为国内知名餐饮集团 拥有 300 多家门店 ,2 万多名员工 作为很多“新市民”进入城市后的第一站 “益于员工”一直以来都是西贝社会责任的重点之一 —— 如何为他们和背后的家庭提供稳定的保障 如何为他们提供更清晰的职业成长路径 加之其员工很多来自农村 家境一般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或者大病就会让他们雪上加霜 因此 西贝在 2007 年就设立爱心互助金 在员工突遇重大疾病、意外事件时提供帮助 为员工子女提供助学资金 2007 年以来该项目已经为 784 个家庭提供 应急 救助 。2021 西贝爱心互助金更名为“贝爱公益” “升级后社会属性更强,这样就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更好地履行企业责任。”

  疫情之下 西贝公益更忙了

  中国益公司 :三年以来 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 对于餐饮行业的整个影响 应该 是非常大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西贝是怎么来保障自身员工健康安全的

  张丽平: 2020年疫情刚发生的时候,大家都懵了。当时我们有370家门店,正好是临近春节,工作人员全部都是满编状态,按往年的经验春节是生意最好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休息,全部都是在备战状态,所有的原材料都在库房里面等着,都准备好了,突然一切就停了。停了之后,我们两万多员工,有一半是那几天陆陆续续就回家了,还有一半,留在宿舍里。

  第三天,我们突然反应过来不能让大家回家,因为在路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疫情当时比较严重,如果辗转回家的路上感染,到家又感染了家人该怎么办?所以后面还没有离开的员工,我们就尽量让大家留在了宿舍,我们在全国有2000多个宿舍。要保障员工的吃住,还要让大家有好心情,缓解不能回家带来的负面的情绪。

  我们还给一线员工在第一时间补充了保险,除了原来覆盖的保险项目之外,专门买了新冠保险。

  中国益公司 :这个对当时 企业而言应该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因为相当于是经营停摆了,但是可能有这么多员工的群体生活还需要保障,因为西贝员工群体当中有很大一部分 餐厅一线人员 正常发薪吗

  张丽平: 那三个月经营上是停摆的状态,我们给员工的工资是按照地区劳动法的要求,发放最低保障工资。但是对于当时还在一线继续工作的员工,在店里面进行保障,给宿舍其他员工做饭、送饭的,还有一些去到医院做支援的,我们都是除了发放工资之外,还有给予了奖金。

  中国益公司 :这个状态持续了大概有多长的时间?

  张丽平: 不同的区域不太一样,是逐步放开的,陆陆续续,今年各地的店也都有过暂时的关闭,像西安、深圳、内蒙……我们全力配合防疫政策,在配合的同时做好保障工作,不光是做好内部的保障,作为餐饮企业我们也承担起了地区的保供工作,给居民带来保障,尽我们的能力。

  中国益公司 这种冲击 对于西贝的 公益有什么 影响吗?

  张丽平: 我们变得更忙了,从2020年开始,我们请了心理老师帮助员工在线上进行辅导,安抚心理问题。有时候在宿舍几个月不能出去,人的身体闷着,心理上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情绪问题。我们就增加了一项长期工作,请心理老师给大家讲课,一年会做很多期线上辅导。当自己无法面对,不能够完全梳理自己情绪的时候,可以有一个渠道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和疏解。

  除此之外我们也做了一些支援武汉、支援内蒙古疫情的工作,提供我们的人员和菜品,进行支持和保障。

  因为一个被烫伤的孩子 设立西贝爱心互助金

  中国益公司 我们看到西贝是在 2007年成立 爱心互助金,当时是出于怎样的契机和考虑?

  张丽平:在 内部我们一直都有一些公益的行动,最初没有成立正式的部门去管理,是一个互助金的形式,公司有专人负责,有人需要的话就可以直接和公司申请。当时公司人也比较少,当时总部办公室有一个人进行管理,记录大家的捐款,有人申请也是从负责人那里申请和记录。2007年我们想更规范专业的把这件事做大、做实、做好,就正式成立了一个部门管理爱心互助金。

  中国益公司 当时是觉得需要一个部门来专门管理 最早这个互助金是怎么出现的呢?

  张丽平: 最早是2002年左右,西贝刚来北京没多久的时候,有一位西贝伙伴的女儿在那一年不慎被严重烫伤了,孩子当时只有一岁,不小心坐到了开水锅里,全身大面积烫伤不尽快救治是致命的。当时贾国龙听说后第一时间给伙伴转了10万块钱,他说“钱不重要,先救人要紧”。这就是西贝当时的第一笔“爱心互助金”。 后面,其他员工也开始自发为这位伙伴的女儿捐款,在医生全力的救助下孩子获得了很好的医治并最终痊愈。

  经历过这个事,给了西贝上下很大的触动。每个人这辈子都会遇到很困难的时候,单纯依靠家庭的力量很难渡过难关,在那种时候多希望有人能帮帮自己,或许只是一臂之力那个坎儿就过去了。

  当时我们就想,公司里有这么一个组织,有一笔经费能够快速帮助到人,让他度过危机,是很有力量的事情。所以就设立了互助金这一个机制。后面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员工越来越多,西贝就决定将这件事组织化、正规化,西贝爱心互助金就在2007年被组建起来了。

  中国益公司 :互助金从成立之初运行的方式是什么样的 主要资金来源是哪里

  张丽平: 开始主要是我们几个——我、贾国龙,有突发事件急需用钱,就资助。后来就号召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公司也有一些人自发的捐款,还有一段时间大家说我每个月捐我也记不住,你就从我工资里,发工资的时候把这个扣掉就好了。持续了有大概两年,我们发现其实从工资扣大家也不太有感觉,我们就开始做一些公益活动,去店里给大家宣讲,让大家知道有这样一个部门,我们做这些事。 后来,每家店固定将每年净利润的1%汇集到爱心互助金,这样的话资金就比较宽松,员工但凡遇到重大疾病、突发事件,包括这些人的家人直系亲属——父母亲和孩子,还有配偶,遇到重大疾病渡不过难关时我们都会提供帮助。

  所以,就这样一点点的,做得越来越规范,公司越来越大我们也想把爱传出去,希望公益成为一个自发的行为,能够激发每一个人内在的东西。

  最近这些年,我跟贾国龙的个人收入,我们每年拿出来1000万放在互助金。我们的高管捐款也越来越多,我们举办义卖活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也特别高。虽然,义卖环节捐上来的钱非常有限。

  但是,大家积极参与这个事,就是更有意义的事。另外,大家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到互助金这个项目,如果他家里遇到问题有需要的话,就能想起来还有这样一个渠道,更容易开口。人开口跟人借钱是特别不容易的事,但参与过项目中的一些义买环节帮助过别人,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更愿意向组织开口。

  中国益公司 爱心互助金每年能 实现对多少人的救助?

  张丽平:以 去年来举例,助学项目,大约捐助了400万。新启动的助学项目在贵州和新疆分别资助六十和五十个孩子,一共110个孩子,现在有一个退学了,有一个转学了,所以一共是108个孩子,都是高中生。我们原来的助学项目是为了支持我们店里的伙伴,提供钱帮助一线员工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因为大部分人家都是在农村,如果孩子被留在老家,就相当于留守儿童了。

  我们去回访的时候也去过这样一些家庭,孩子长期跟父母一年见不了几次,有的年轻人夫妻俩都在北京工作,又不在同一个店,住着不同的宿舍,也不太舍得在外头租个房子,把钱省下来,然后也不想回家太频繁,虽然每个月有休假,但是一回家路费就要花很多,他就想把这些钱都攒下来,一年集中回去一次、两次。

  所以我们最初做助学项目的初衷是想让他们能够把孩子带在身边,在城市里上学,后来发现其实并不现实,在大城市租一个房子,房租很贵,然后还得有人帮他们带孩子,有的家里父母亲可以,有的父母亲也离不开家,所以还是不现实。

  后来我们提供助学金,就是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管是在老家还是在城市里。

  中国益公司 咱们 启动 贵州和新疆 助学 项目 初衷是什么呢

  张丽平:我们这个助学项目叫筑梦·助学,起源于我们珠海一家门店的店长,叫吴友,这个小伙子是从贵州大山里走出来的。他的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都是一个华侨资助他。他考了大学,毕业之后在深圳工作,在西贝做店长。他收入还不错,他就跟另外一个同事说,我从我的家乡走出来了,但那些孩子,没有人资助他们上学的话,想要顺利地完成学业其实并不容易,于是他们两个每年都资助三个孩子。

  2020年,我们启动了一个内部活动,叫“梦想启动计划”,每人说出自己的十年梦想,获奖的人会得到一万块钱的梦想启动金。吴友说他的梦想就是要资助家乡大山里的这些孩子,让他们能够走出大山,顺利地读大学。后来我们就决定助力他,帮助他实现梦想,这和我们想做的事是契合的,然后就由他带着我们去到他的家乡贵州,去他资助的那些孩子的家里还有学校,找到了这些贫困生,启动了助学项目。

  中国益公司 :现在咱们除了助学项目,爱心互助金还 有哪些公益项目

  张丽平: 从“爱心互助金”时期开始,我们就有两个大的帮扶方向。一个是⌈子女助学⌋,另一个是⌈应急救助⌋。为重大疾病、突发事件等提供帮助。比如去年河南暴雨,有的人家就彻底被淹没了,还有突发火灾等,收到大家的申请,我们考察过符合事实,就会提供帮助,

  最近的一个应急救助,就是北京工作的一位年轻的孩子,突然得了一种叫做浓毒症的病,在ICU待了好几天。他老家是内蒙农村的,因为疫情等原因,家里人过不来,他的上级就帮他申请救助金,店里的伙伴也帮他捐款,抢救过来了。

  中国益公司 :这些年一共有多少人受助于这个爱心互助金?

  张丽平: 从2007年到现在,784个家庭。

  公益 不要变成少数人的事

  中国益公司 :爱心互助金的成立是基于西贝怎样的价值观,您能介绍一下吗?

  张丽平: 最早我们提出来的是“把爱传出去”,我们就是觉得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人出来工作都不容易;而且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那种爱,帮助人也是人的本性,我们希望能够把大家这种爱激发出来,一起把爱传出去。

  后来有了公司蓝图,它把这么多年西贝的这些理念表述成文字,每一个字都是大家共识出来的,其中核心价值观当中就有爱,全心全意爱顾客、爱伙伴、爱家人、爱自己,现在我们的理念还是“爱”,但更广泛了,我们希望西贝能成为一个更强大的爱的能量场,发散出更多的能量去帮助更多人,承担社会责任。 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我们和社会化的公益组织的合作,把爱通过更多途径传出去,更专业、更严格的去做公益,把公益做的更好。

  爱这个东西一直都在,它是我们企业的价值观的一种底色。

  中国益公司 :我注意到, 西贝在 去年对整个公益的部门有一个升级,从爱心互助 变为了 西贝贝 公益。这样一个概念的迭代,它对西贝公益意味着什么?

  张丽平: 这个对于西贝的公益还是挺重要的,原来互助金更多是内部互助,自跟中华救助基金会合作以来,对我们从事社会公益有了一定的帮助,我们也想着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尝试,想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去年我们决定升级为西贝贝爱公益,升级后社会属性更强,这样就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更好地履行企业责任。

  中国益公司 刚刚您介绍到, 公益的投入 可能有几个阶段,最开始是以您和贾总的投入为主,可能也一些管理层的个人出资,后来 要求 所有门店净利润的1 % 投入公益 现阶段没有对门店的硬性要求 大家自愿捐赠 为主 怎么去发动大家的积极性

  张丽平: 这个就是需要不断有新的活动和新的项目,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大家愿意参与,让公益能一点点渗透;我们每年到门店去宣讲,让大家都了解,参与的人就会更多。

  今年5月份,我们和美团公益合作的一个珠峰幼儿园操场建设的一个项目,在我们内部影响也是挺大的,好多人自发给捐款,因为操场里用到很多块PP板,每个人20块钱就能捐一块板,参与门槛低但很有意义,很多人参与了进来,还会晒出来说我捐赠的那块pp板是在第几行第几列。

  我觉得公益不要变成少数人的事,每个人都有爱心,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些跟公益链接的情感需求。我们能找到好的项目,能够积极地把更多的人联系起来,持续地让大家有兴趣,有机会能够参与,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餐饮企业员工的成长路径

  中国益公司 :西贝的公益项目有为进城餐饮企业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大病医疗救助、也有教育资助,为何聚焦在这个人群?

  张丽平: 西贝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中有很多都是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在大城市中无亲无故,遇到困难的时候企业就应该是他们最温暖的臂膀。

  并且我们也发现这一群体,是很需要被看见、被关注的,他们也很渴望被爱。前两天有一个纪录片,是日本的竹内亮导演拍摄的,他就是记录我们门店的小伙伴,最普通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二十多分钟,特别生动。能够看到这一群体的真实和鲜活,他们是值得被关注的一群人,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心理成长上。

  中国益公司 可能这也是 餐饮行业 的一个特征 对于这些员工的个 人成长 他们在西贝可以有 清晰的成长路径吗?

  张丽平: 一个普通员工无论他进入到门店,或者是进入总部,都会有他的成长路径,总部我们现在有1000多人,也有相当大比例是年轻人。

  门店的员工的成长路径特别清晰,比如说一入职可能是一个传菜员,或者服务员,或是在厨房是一个小工匠,或是一个档口的小厨工。每天教他的是他的直接上级,这个对服务员来说可能是他的部长,上面更高一级是他的服务部主任,再上一级是服务部经理,再上一级就是店长。

  厨房也是这样,从一个档口小厨工可以升级为档口主管,一个档口可能负责几道菜。他要通过资质界定,几个月他都学会了哪些菜,所有这些界定都过关了,他就能够升级了。

  2020年之前我们开店速度特别快,每年都有很多新店开出来,所以员工晋升也是相对快的。晋升完了之后,这家店可能没有上升空间了,但是很快新店就出来了,他的师傅可能去管新店去了,他们就成了这家店的新的管理班子。

  中国益公司 :这种从西贝体系培养出来的门店店长, 大概多少人

  张丽平: 很多,我们工龄在20年以上的,现在全公司有几百人,然后工龄在15年以上的就更多了。一旦员工成长到了干部级别,比如升为档口主管,升为厨师长,或是分部的总厨,就比较稳定了。我们总部研发部300多人,有80%都是原来各个门店的厨师长和各个分部的总厨升上来的。

  西贝价值观在一件件小事中沉淀出来

  中国益公司 :这么多年下来,您印象最深的 故事有哪些

  张丽平: 我们有几个对西贝公益影响很大的代表性人物,一个是开始讲的张智茵,因为这个爱心互助金就是由她孩子被烫伤这件事而来的。他们夫妻俩都在西贝工作,在我们广州研发中心。孩子现在大四了,在学中医,还经常跟我有微信联系。

  还有几个代表性的人物,我们曾经在北京颐和园店有一个服务部部长叫牛晶晶(音),山西人。当时我们店后面靠着一条河,一天有人落水,他为了救落水的人牺牲了。落水的人被救上来了,他没上来。

  这个事我们当时帮他申请了北京市的见义勇为人物,后来也批下来了,奖金有十几万。但是他的孩子当时才不到一岁,在老家由他妈妈和爱人带着女儿。

  当时我们也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事情,一个年轻人能够在瞬间,不假思索地去救人,我们觉得应该为他做点什么,后来公司又给了他家50万,再给他妈妈和女儿每年1万块钱,一直到女儿18岁,今年已经第10年了。

  西贝的价值观就是一次一次在各种事件当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我们想要的那个东西。

  中国益公司 :西贝怎么理解自身的社会责任 和社会价值

  张丽平: 社会价值其实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把企业做好,能有更多的人才进来,能有更好的盈利模型,能够创收更多,就是在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我们现在员工有2万多人,我们要对这些员工负责,不能因为生意不好了,大量裁员、大量关店。要让这个企业健康、正常地运行,保障每一个在这工作的伙伴和他们背后的家庭。而且我们内部很多员工都是夫妻俩,甚至全家人都在西贝工作,保障员工也是在保障家庭的稳定。

  中国益公司 :西贝作为跟消费者互动 非常密切 的一个行业,西贝 提出 要打造一 家可 信赖的企业,如何去建立跟消费者的这种信赖关系呢?

  张丽平: 第一,我们是在所有餐饮行业当中优先推出明厨亮灶的企业,成为食药监局在全国推广的标杆,明厨亮灶,它不只是四个字,背后是更多的投入,让顾客能够放心。

  第二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不能有半点的问题和马虎,我们在食安上面的投入比重是相当大的。我们负责食品安全的副总裁是原来国家食药监的一个教授,专门负责我们的食品安全。另外门店的设备,我们用的是德国的蒸烤箱,我们对使用的设备上进行了很高的投入,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产环境更安全卫生。

  还有服务的规范,客人可能看不到员工是怎么上岗的,但是我们每一个在门店上岗的人都是经过筛选和培训的,都需要有各种资质。

  从原料端,我们在内蒙有12万亩的有机燕麦田,和有机莜面工厂,我们的羊肉都是选用的草原羊,坚持在源头选用好原料好食材。

  包括运输环节也是我们全链条负责,我们自己的员工都要跟到源头,从农田到工厂,一直到送出去。

  大家看到的可能是餐厅和他吃到的几道菜,但我们在背后下的看不到的工夫特别多。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