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12月27日 12时48分

  时下,北方寒气正盛,在河南省民权县孙六镇孙北村菊花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菊花,田野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些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小菊花产业可都种成了咱的‘致富花’嘞!”说起小菊花生产情况,孙北村党支部书记邓刚脸上缀满了笑意。

  近年来,民权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特色种植,拓宽销售渠道。孙六镇则在孙北村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200余亩菊花。目前进入了采收销售旺季,田间地头一时呈现出冬收农忙景象。

  “邓书记,你是不是来给我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来了?有啥好消息,快给大家说说呗。”走进菊花种植基地,正在采摘的几位村民看到邓刚后便你一言我一语地问了起来。

  “我听二十大报告里说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咱们种菊花、冬桃算不算发展特色产业呀?”一位大姐笑着问。“当然算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容丰富得很,我仔细讲给你们听……”邓刚说。

  走进位于孙六镇王楼村的红萝卜种植基地,只见一望无际的田地内被一行行绿油油的红萝卜缨铺满,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景象。

  “去年尝到了种植红萝卜的甜头,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预计亩产超万元。”该基地负责人蔡和礼信心满满地说。

  王楼村位于孙六镇东南1公里处,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福建梓源农业项目,流转村内5000亩土地种植水果萝卜,由于加大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力度,促进农户向龙头企业、专业大户流转,整合分散耕地后实现了连片规模经营,做大做强了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双赢。

  “俺是隔壁村的,家里没有劳动力,去年流转出去2亩地,今年想把剩下的5亩都流转出去,这样不仅能收租金,还能拿工钱,比自己种划算多了。”孙六镇孙南村村民梁远生满意地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系统部署,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乡亲们的干劲更足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孙六镇党委书记杨德志说。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