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望与凝视” 画展成了无声的吸引和普及教育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01月16日 13时24分

  王海宁

  如果说“大展”是琳琅满目的年终硬菜,那么注重主题策划的“精选展”就更像用材精当的私家风味餐,两者如同大师班和精品课,都令人回味无穷。跨年之际,辽博推出“对望与凝视——东京富士美术馆藏西方绘画精品展”,展品虽只有60幅画,却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专业人士和美术爱好者,不少参观者是全家出动,展厅里常能看到孩子凝神看画,父母查资料给孩子补充讲解的场面。

  颇有欣赏门槛的西方美术史展,却成了普通爱好者的课堂,源于这次展览在专业与大众、深刻与通俗之间做了很好的平衡,让门外汉和内行人都能体会到逛展的乐趣。

  在题材选择上,“对望与凝视”选取了更为受众所熟知的人物画,稀释了理解的迷雾,提高了吸引力。神话里的朱庇特、历史上的拿破仑、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文学史上的堂吉诃德,这些人物的形象、故事出现在画展上,就是对绘画一无所知的人,也会有“原来他们长这样”的观看冲动,进而凝视。吸引背后的原因可以有千万种,但是最初的动力一定是好奇心,画展成了无声的吸引和普及教育。

  在作品选择上,“对望与凝视”平衡了“明星画作”传播效果与小众画作研究价值,观展者能各取所需。 “对望与凝视”选择了普通人感到“眼熟”的作品,这易于吸引普通观展者;而同时也有非常著名的画家不同寻常的另类作品,这又成为行家的惊喜彩蛋。拿破仑广为人知的形象就是披红斗篷,在马背上指向前方——来自雅克·路易·大卫工作室的《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知名度不亚于《蒙娜丽莎》。展厅内,几乎所有人路过都会驻足,“这不是拿破仑吗?”

  在主题梳理上,“对望与凝视”不局限于绘画本身,无论是对文化历史的延展,还是对美术自身发展的思辨,都做了精心设计,每个章节,都介绍了美术发展的节点作品与时代精神变化的互相影响,这些丰富了看画的层次,让观展“小白”也能体会到人物画就是历史长河中那一刻人的精神风貌。

  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梳理才是成展的精髓。这正是“对望与凝视”的样本价值所在。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