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住民”,已成为新时代文艺的有生力量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05月04日 09时23分

  当互联网与青年的文艺评论结合,形成了新媒体评论阵地;当互联网与青年的文学写作相遇,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学网站……网络平台既提供了传播新手段,也开辟了创作新空间。

  内容生产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以内容为契机的交互反应,形成新的创造力之源。青年群体的文化创造和活跃思考,在新技术、新媒介的加持下,获得了更丰富、更富影响力的表达。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近日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指出,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网络作家逐渐变成创作中坚,00后则因数量优势成为网文创作新增主力……伴随着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已成为新时代文艺的有生力量。

  青年不仅创造着多元的网络文化生态,也改变了传统文艺生产模式下的消费形态。在网上,文艺作品没有“完成时”,而是演变为年轻人交流参与的平台;文艺作品的叙事也演化为可供年轻人二次创作的“故事世界”。传统的文艺消费形态,被新兴的、互动的媒介生态重塑。

  新时代的青年和文艺彼此“赋能”,共同走向时代的广阔舞台。理解青年群体的文化表达,引导好青年群体的文化创造,使之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增量。近十年来,各类具有引领性、专业性,充满时代感、青春气息的网络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大江东去》《浩荡》《大国重工》等网络文学作品厚植家国情怀,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微纪录片《百炼成钢》、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川》、网络视听节目《红色文物100》等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网络剧《约定》《在希望的田野上》、纪录片《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等作品,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留下真实鲜活的影像……让创作更接地气,让年轻人能产生共鸣,是网络文艺久久为功的方向。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青春正能量”,应当是有态度、有责任感的鲜活表达,它来自年轻人的故事,又讲给更多年轻人听。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