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小吃十三绝,看看你没吃过哪个?
源 / 互联网    文 /     2023年05月12日 09时27分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炒肝、豆面糕、艾窝窝、糖耳朵、面茶、焦圈、糖火烧、豌豆黄、奶油炸糕等就不一一枚举了。小吃是北京城里的一道风景,小吃能解人们一时之馋,也会打破城市寂静。在街巷胡同口的门店摊位里,能看到北京城最清晰的脉络和人间烟火。那些烹调过后的菜肉面汤,让人忆起人生的点滴美好,嗅到一座城市的民俗风味。

  炒肝

  一碗炒肝,几个肉包子,就是北京人的一顿早饭。一早起来就吃这么荤的,可真是少见!炒肝以肥肠、猪肝辅各种香料,及大量蒜碎熬煮,再勾浓芡可得,其汤汁油亮、蒜香扑鼻、肥而不腻、稀而不澥。去店里头,最懂吃的“老餮”吃炒肝一手托着碗底,转着圈嘬,一口下来肠、肝和芡汁满满,得劲儿!

  焦圈

  焦圈,真是男女老少都爱吃,那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怎么吃都不够。吃烧饼夹焦圈吃,喝豆汁也必吃焦圈。炸焦圈,炸出的焦圈个个棕黄,大小一般,特别是香、酥、脆,放在桌上,稍碰即碎,决无硬艮。但因制作比较麻烦,劳效太低,吃食店一般不愿制作,故有一段时间常断档,难以解馋。

  驴打滚

  驴打滚其实是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但,为什么被称作“驴打滚”呢?因为,制得豆面糕后,需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这就像郊野驴打起滚来,扬起灰尘,真所谓“驴打滚”也。如今,人们更是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

  御香斋酸梅汤

  说起老北京的传统饮料,酸梅汤大概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酸酸甜甜的一碗下肚,既好喝又能解暑去油腻。游客到了北京,也都要在吃饭的时候点上一杯尝尝。这种宫廷御用酸梅汤,最早出现于清代,是御茶坊专门为皇帝制作的解暑消渴饮品,乾隆爷尤为喜爱,后方子被御膳坊掌厨带到民间,经后人历代传承,御香斋御饮酸梅汤逐渐于神州大地广为流传。

  真正的老北京酸梅汤自古制作考究,非遗传承独家秘方,苛选良材,制作严谨方可称正宗,古法熬制火候与工艺容不得半点马虎,其中含有的乌梅、山楂、蜂蜜等成分都是消燥和食、除烦安神的优质食材。御香斋酸梅汤酸酸甜甜的口味老少咸宜,尤为叫好。它作为传统的老北京品牌,传承宫廷老方,用以桂花和黄冰糖调节口味,让酸梅汤不至于过糖,一杯酸梅汤解腻、醒酒、安神、辟邪,比起可乐口味不遑多让,但是更为健康,正可谓是居家旅行的必备养生良品。

  豌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清宫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以仿膳饭庄所制最为出名。豌豆黄,两寸见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质地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则为属上品。

  小吃也是一座城市的品牌和形象,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就像地下的涓涓细流,虽不惊人,但是又在时时刻刻日日夜夜地运转着,细致入微地影响着曾到过这片土地的人。这些传统美食小食成为北京城的一张张名片,传递到世界各地,让人们在视觉与口舌滋味的双重刺激中,逐渐明晰北京城独有的味觉记忆和形象性格,还有那醉人的宫廷气息。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