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案例不断出现,哪些方面需要格外警惕?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06月07日 09时45分

  养老诈骗典型案例,暴露哪些问题?

  今年来,与“养老诈骗”相关的典型案例,不断被公布。江西省乐平市“鲁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就是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实施非法集资犯罪。而案件中,涉及养老诈骗所成立的养老企业,其实际控制人早在多年前就因为诈骗被判过刑——

  养老诈骗案例不断出现,哪些方面需要格外警惕?

  全国老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杜鹏:有三个方面:①近几年,养老诈骗越来越针对养老服务有刚需的老年人,诈骗者打着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旗号。②像其他诈骗一样,养老诈骗会承诺给老年人高额的回扣,通过一些超乎寻常的利益,使老年人陷入诈骗的陷阱。③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养老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诈骗逐渐向三、四线城市,甚至于更偏远的一些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养老服务相对来说发展的还不是很充分,另外很多老人对这样的骗局也了解得不够及时。所以这三个方面是特别值得老年人和家庭成员警惕的。

  常态化治理养老诈骗中,如何更好实现信息共享?

  全国老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杜鹏:两个方面是需要加大力量来改进的。①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比如民政部门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养老服务的企业,有没有这样一个养老机构,注册的资本或运营的能力是不是存在?这是养老机构的主管部门、也就是民政部门来负责核实,核实以后能不能上传到相应的行政部门来共享。比如公安部门接到相应的举报,这些举报在核实之后哪些是属实的,哪些是存在着风险的,要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共享,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②让社会的人了解到这些信息,不光是执法部门,还应该让老百姓、特别是老人家庭能知道。比如说看到很多花里胡哨的宣传,到底这些宣传靠谱不靠谱,这样的企业是不是合法的,这种集资是不是有相应的监管或者法律方面的提醒?这对于老人来说,避免他们上当受骗,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种信息壁垒的打破。

  养老诈骗手段在“翻新”,预警机制如何发挥作用?

  全国老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杜鹏:新型手段的诈骗,往往涉及的资金就更大、收取的费用更高,或包装得更加隐蔽,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相应的行政部门来加强监管。比如,山东的常态化治理机制中就强调,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含有养老服务的关键词进行抓取,对重点企业的养老服务商进行抽查,把核实的信息进行共享。越是涉及资金大的、社会影响大的、涉及老人多的,要更加从预警方面加强监督,加强信息的共享。

  养老诈骗中大量资金出入,谁负责过问监管?

  全国老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杜鹏:这不是一个部门,是需要四个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养老服务,包括现在出台的常态化措施就专门提到,对于涉及养老的这些关键词,由养老部门、公安部门要重点进行监督。同时随着现在大量资金是在网上流动,用电子金融的方式来支出和收入,金融监管部门也需要建立机制,特别是针对养老服务加强监管。包括像现在的一些养老服务,大额的进出就应该进入到这样的预警机制,加强重点的监控。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