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千年农耕文明彰显新时代魅力和风采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06月09日 10时21分

  东南网6月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游笑春)

  编者按

  一个个传统村落,深深镌刻着历史的印记。这里,保留展示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寄托着人们的乡愁情思。保护传统村落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拥有1193个传统村落的福建,正走在全国前列,锚定“集中连片”,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让老村庄焕发“时代生机”。日前,本报记者走进永泰、晋江、连城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采撷、讲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福建模式”。

  从永泰县梧桐镇椿阳村出发,以坂中街为起点,沿着大樟溪顺流而下,便可到达坂埕村榕水谣。一路,古村落与溪水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

  虽然这条旅游线路还未正式推出,但已有不少游客自发沿着溪流游玩。按照规划,修缮一新的溪边步道和过溪石桥,将串起梧桐镇的多个传统村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永泰,现有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52个,数量居全省第一。然而,古村虽美,但大多散布永泰各镇。曾经村与村之间出现资源碎片化、旅游线路节点化等问题。

  不只是永泰。我国传统村落发展方式单一、同质化现象突出。同时,农村房屋流转、建房用地、金融融资等政策机制存在障碍,影响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效果。

  如何化零为整,串点成线,下好地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一盘棋?

  根据财政部、住建部3月发布的2023年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要点,我国正探索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模式,以传统村落为节点,连点串线成片,充分发挥片区内的特色资源,实现资源规模化、多样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4月,住建部、财政部再印发通知,要求做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这是要在以往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基础上,优化模式,统筹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培育特色,将优势传统村落串点成线,推动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模式变了,一个县的传统村落如何实现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

  永泰县副县长刘漪表示,2022年,永泰县全面启动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积极探索“永泰模式”,通过突出生态、文化、旅游三大特色,高标准编制相关规划文本,形成以嵩口、同安、梧桐三个片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县保护利用工作格局。

  按照该思路,今年永泰将全面完成三个核心片区的改造提升项目。“我们创新开展专项债+贷款奖补,实现专项资金撬动3倍~5倍社会资本的效果。”刘漪表示,永泰已谋划实施项目55个,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启动建设,以中央4500万元奖补资金成功撬动资金1.7亿元。

  以梧桐镇为例,椿阳村—大樟溪—春光村文旅精品旅游线路,将椿阳村传统村落资源与春光村大樟溪山水资源融合连片发展。目前,这条美丽乡村旅游线路已被列入申报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候选名单。

  “这个片区既有坂中街特色文化街区,又有农业遗产——茉莉花种植基地、庄寨等丰富资源。”梧桐镇党委书记张岩锋告诉记者,“我们正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和空间,为茉莉花产业繁荣发展提供支撑,打造坂中街特色历史商业街区、春伦驿站茉莉花体验馆等,形成产销链条。同时,开展庄寨的活化利用及其周边田园景观节点的打造,引入房车营地等项目,打造年轻人自驾、露营新方式。”

  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旅游产业相结合。去年,永泰县乡村旅游总收入达56.8亿元。

  不久前刚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的晋江,拥有中国传统村落9个。如今的晋江,也形成了侨乡文化、海洋文化、闽南文化三大传统村落片区。

  “针对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特点,我们对传统村落连片规划保护利用实行高质量统筹,以文化特点为界线,划定传统村落特色区域,整合周边资源、串线成片,编制集中连片方案。”晋江市住建局局长陈荣松表示,晋江市将以不同历史人文特色为主线,形成3个融合保护利用与文化传承的传统村落集群,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利用模式。

  连城是客家祖地,拥有中国传统村落16个、省级传统村落18个,享有“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美誉。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中,连城也形成了四堡、新泉、培田、环冠豸山、环梅花山等5大传统村落集聚片区。

  “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中,连城将专项资金投入重点项目,并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先后整合投入4.13亿元,落地96个项目,形成了传统村落有关的旅游项目。”连城县委副书记程嘉音介绍,连城基于各传统村落地域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分别按照旅游型、生态型、生活型村落,“文农旅”融合发展的模式,对其进行活化利用,实现富民和传统村落再复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成为重要方向。

  “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这些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都在传统村落里得以彰显。”住建部村镇建设司一级巡视员董红梅表示,我国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古村新韵,成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来自省住建厅的数据显示,我省目前拥有1193个传统村落,其中国家级552个,位居全国第六。我省已有永泰、连城、屏南、晋江4县市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共获得8.42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做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打造“福建模式”,让中华千年农耕文明彰显新时代魅力和风采。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