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频频发声,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06月13日 09时59分

  本报记者 韩 昱

  近日,外资金融机构、跨国企业高层等频频发声,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比如,以大手笔押注字节跳动和快时尚零售商希音而闻名的美国私募投资公司——泛大西洋投资集团公开表示:“中国始终是头号投资目的地”。

  该公司联席总裁加布里埃尔·卡约表示,中国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点,对于成长较快的公司而言尤其如此。

  与此同时,最近一段时间,多家跨国企业高层纷纷到访中国。比如,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日前到访中国时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并希望持续深化与上海的各领域合作,更好服务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

  美国星巴克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在中国访问时表示,切实感受到上海消费活力正迅速回升,企业将通过加大数字化升级、推出创新产品、拓展创意门店,助力上海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将继续积极参与中国乡村振兴、低碳发展事业。

  外资为何频向中国经济投出“信心票”?对此,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政治经济环境更加稳定,国民经济发展韧性十足,产业体系完备,人口规模庞大,市场潜力巨大。对于外资来说,投资中国市场就相当于分享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并可以为自身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对记者分析称,近期欧美多国通胀居高不下,在区域性银行危机与债务危机等影响下,经济受到冲击。欧美国家商界若要发展,就需要看向中国,加强与中国合作。

  展望未来外资在我国的布局,付一夫认为,大概率会积极布局中国的大消费行业。我国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近些年中国居民消费升级进程提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加。在新技术赋能下,各类新型消费业态也在不断涌现。2023年中国消费市场稳步复苏理应是确定性事件,这当中必然蕴含着极大的投资机会,前景可期。

  梁海明预计,未来外资将进一步投资与中国实体经济相关的产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医疗、体育和餐饮消费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