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暑假来临,医院里来检查视力的家长和孩子也多了起来。视力,是家长们在操心孩子吃、睡、学习之外的第四大闹心事。以往孩子近视了,唯一的选择就是戴框架眼镜,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发展,矫正视力和控制近视的方法也多了,比如,配戴角膜塑形镜有效控制近视发展。在这方面,爱尔眼科通过深度剖析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发展与应用情况,发布了《爱尔眼科·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家长如何正确验配角塑提供了科学建议。
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2022年)》:“在近视眼儿童青少年中,仅少数人近视眼是因角膜和晶状体屈光力异常引起,多数人是由于眼轴长度增加而导致。”因此及时监测并控制眼轴长度的异常变化,可以更好地管理近视。
据爱尔眼科官方介绍,《报告》抽样选取了2014-2022年间,在爱尔眼科医院集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人群,样本范围覆盖中国30个省份,样本量达237,736例。 《报告》显示,对于8-18岁的近视人群,角膜塑形镜具有良好的近视控制效果。角膜塑形镜通过压平角膜的中央曲率,暂时降低配戴者的屈光率,从而暂时提高裸眼视力,夜间配戴一定时间后,在白天就可以不需要依赖任何眼镜就能看清事物,使白天学习和运动时无障碍、更便捷。
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近视的青少年群体眼轴增长明显更少,并且越早验配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累计的获益效果越多。不仅如此,使用角膜塑形镜,或者是更早用角膜塑形镜,未来发生视网膜脱离、近视性的黄斑病变等不可逆的眼病风险可以显著下降。
据悉,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在2004年12月起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临床使用,适用于8岁以上,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下,散光低于200度的近视人群。目前,角膜塑形镜在国内的主要应用人群是儿童青少年,但由于角膜塑形镜除能有效控制外,也能满足白天不用戴眼镜的需求,因此也受到了一部分成年人的喜爱。
除了角膜塑形镜,目前市面上还有多种控制近视发展的方法。专业人士强调,因为每个孩子屈光度、用眼需求及眼球各类参数等不同,角膜塑形镜、功能性镜片等哪种更适合孩子,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遵循专业人员的意见,从而避免孩子从普通近视发展为病理性近视。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