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已成为电力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领域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08月01日 13时42分

  绿色经济已成为电力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领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力企业对外投资的新能源项目数量较2020年增加55.6%,特别是以光伏和风电为主的海外项目开发与投资已初具规模。

  自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沿线业务快速发展,能源电力领域成为投资重点。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主要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的电力项目达16个,占电力对外投资项目总数的66.7%,实际完成投资约19.5亿美元。

  通过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项目建设,我国电力企业积极发挥技术、资金、人才、管理、装备等方面综合优势,实现了区域能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效解决沿线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等发展难题,大力提升能源保障水平,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背景下,“绿色”成为“一带一路”新底色。2021年9月,我国宣布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强调深化绿色清洁能源合作,推动能源国际合作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对外合作导向的转变,对电力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虽然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短期内对我国电力企业境外装机规模增速造成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除太阳能、风电市场火热之外,以储能为核心、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投资机会也在增加。我国电力企业在市场开拓、成本控制等方面具备优势,加上电力企业不断优化决策机制、管控模式与合作方式,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市场占比有望提升。

  绿色转型面临的外部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新能源项目外资投资政策、行业产业政策、项目开发机制、电力收购和电价保障机制经常变化,给项目收益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新能源项目不同于传统电力项目,资金盘较小、技术门槛较低,外部低成本流动资金充足,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导致项目中标难,使得我国电力企业失去在既往资金、技术和低成本建设等方面的优势。

  电力企业应积极应变,培育发展新动能。从发展理念到配套措施都要适应新能源发展的特点,也要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加快融资创新,提高境外融资、非银行融资、绿色融资、复杂架构融资意识和水平的同时,也应深度融入能源国际合作,积极推动政策、规划、技术研究、标准对接等国际交流,扩大中国电力企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轶辰)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