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风险提示|认清代理退保风险
源 / 互联网    文 /     2023年08月04日 15时26分

  典型案件】

  近年来,部分不良社会组织或个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策划、教唆、组织或代理消费者大量恶意投诉或举报金融机构,此类黑产严重扰乱金融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危害社会稳定。

  消费者陈女士于2019年为自己购买了一份重疾险,因为经济紧张,想要办理退保,但了解退保有损失后感到不满。陈女士无意中在某平台了解到“可协助办理全额退保”的渠道,立即心动还交纳了高额的手续费。保险公司得知此事后多次联系陈女士无果,考虑到该保险合同的高额保障及退保损失,工作人员上门面见客户,将产品条款、保障一一讲解,并告知陈女士若暂时经济紧张可暂缓交费,两年内办理复效即可,也可以通过保单借款周转资金。经过沟通条款责任及保险的功能与意义之后,陈女士意识到拥有保险的重要性,但此前交给黑产中介高额的手续费打了水漂,陈女士表示:拥有保险才有保障,维护自身权益还是要走正规渠道。

  【案例分析】

  原福建银保监局、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和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防范金融领域不良代理投诉举报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明确提示“不轻信代理维权、代理退保的虚假承诺,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恶意投诉,防范集资诈骗风险”。本案例中,陈女士听信不法分子的谣言,不仅没有为其“维护权益”,还损失了一笔高额费用,维护自身权益仍需走正规渠道。

  【消费风险提示】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擦亮慧眼,认清非法代理退保的四个风险:

  1.失去保险保障权益:不法代理维权组织不是客观的站在保险消费者风险保障需要的角度出发,而是为谋取非法所得和高额收益,采取故意歪曲事实、炒作片面信息等手段协助退保;

  2.泄露个人家庭隐私:不法代理维权组织取得消费者委托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证件信息、家庭信息、金融信息等,个人信息存在被非法利用、泄露或买卖而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

  3.危害消费者财产安全:不法代理维权组织利用保险消费者金融知识薄弱的漏洞,收取高额的“代理维权”手续费;

  4.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不法代理维权组织教唆保险消费者为达到退保目的虚构事实、编造理由、伪造证据资料等,突破法律底线的行为。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