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延时开放没有更多的后顾之忧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08月08日 09时52分

  □ 李梦馨

  这个暑假,博物馆门票一票难约的现状使人们对“博物馆热”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为满足公众参观的需求,近一个月,多家博物馆陆续调整开放时间:故宫博物院自7月8日到8月31日,开馆时间提前至8时;山东博物馆从7月11日起在提前半小时开馆的同时,延后闭馆半小时;诸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则将周日闭馆时间由18时延长至20时。

  博物馆延时开放的手段多样,在提前开馆或延时闭馆的常规做法之外,还有像南京六朝博物馆这样打破周一闭馆惯例、实现一周七天都能参观的做法。不管怎样,这都是为了承接更多公众对博物馆的参观热情,是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的好事,更是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大事。

  但是,在博物馆纷纷延时开放后,也应该看到伴随而来、不应回避的问题,如博物馆延时开放到几点较为合适,场馆运营时间拉长而人力和设施成本如何补足等等。面对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既要看到公众的蓬勃热情,也应该看到工作人员的付出,必要地提升工作人员相关待遇,也是在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之外,应该给予公共服务背后工作者应有的嘉奖,从而避免出现服务时间拉长服务质量却降低的情况,让延时开放没有更多的后顾之忧。

  博物馆延时开放,看似是为了应对博物馆供不应求现状的被动举措,但其实也是博物馆主动变革运营思路的一大契机。延时开放不应仅仅是延长时间,还应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譬如,暑期青少年参观群体较多,可以结合青少年的特点,设计适龄的研学文化活动,让供需更加匹配。

  博物馆延时开放,不应局限于暑期这一特殊阶段。就平常来说,学生和上班族或许也有放学、下班后享受博物馆文化的需求。伴随着群众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旺盛,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博物馆热”只会升不会降,因此博物馆应该具备更长远的眼光,探索出一套规律化的延时开放制度。

  放眼国外,法国巴黎卢浮宫、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每周均有固定的延时开放制度,满足公众夜间参观博物馆的需要。

  相较而言,目前国内博物馆的探索还比较少,大多只有在“国际博物馆日”等固定的时间或暑期等特殊时间段延时开放,而且基本上是照搬白天的运营模式,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拓展博物馆、打造空间,策划主题性活动,利用线上手段覆盖更多受众等一些经验,都是值得博物馆引入并进行适配性改造的可行之策。博物馆应该主动承担起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让延时开放不仅仅是权宜之计,而变成主动作为。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