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零售数智化未来已来,正步入全面AI时代
源 / 互联网    文 /     2023年08月10日 15时10分

  日前,阿里云宣布将大模型通义千问开源。围绕大模型AI,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竞争,AI的影响力也在催化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ChatGPT的革命性突破,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投喂,以及微软提供的大量支持,据悉GPT-4的参数超过万亿级别。在国内,百度、腾讯、华为的大模型都是千亿参数级别。处理这样量级的数据,无疑需要消耗巨大的成本和资源。通用大模型是巨头厮杀的战场,其他公司的机会在哪里呢?相比之下,深耕行业的垂直类大模型,在行业精准数据的加持下,只需十亿级别参数甚至更少的高质量数据,就能低成本、精细化地解决细分领域问题。巨头们也纷纷与有行业数据积累的企业展开合作,竞逐行业大模型市场,这也给了众多行业领头羊加入AI广阔赛道的机遇。一时间,教育、法律、金融等行业大模型纷纷涌现,这些行业天然与语言、数据紧密相关,都有大语言模型的用武之地。

  另外,拥有巨大市场份额的零售行业,或将是实体经济中率先深度结合AI的行业之一。在线上,电子商务拥有数据积累以及互联网、AI等技术等优势;而线下的实体零售,流程中包含大量的简单重复型工作,有海量的数据亟待分析、挖掘和应用,并需要满足众多用户的模糊需求,大模型在解决此类工作时能体现出很高的价值,而且实体零售多年来受到电商冲击和影响,数字化程度相比很多行业都更进一步。

  这一行业也吸引了众多巨头入局,以专为实体零售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多点Dmall”为例,近期有媒体报道,多点Dmall已经和国内外多家一流人工智能公司建立合作,积极投入智能客服、行业知识库、个性化营销等零售八大场景的应用开发,保持每周迭代。以多点为样本,我们可以尝试来分析,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发展垂直行业大模型。

  海量数据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首先,此次AI的质变就是来自量变,行业大模型虽然比起通用大模型所需的数据量大大减少,但自身没有数据来源,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数据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有能力获得海量的、高质量的数据,是数字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最近在多点Dmall创始人张文中的媒体报道中,他提到“今后面对人工智能革命,会和AIGC进一步紧密结合,使传统零售企业也成为人类数字化、智能化的积极参与者”。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认为实体零售应该“全面数字化”,一以贯之,多点提供的是端到端全渠道零售云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从消费端到供给端,整个零售全流程中大量的商品、顾客等数据,都能承载在多点的系统之中,供零售企业经营分析所用,成为高价值的数据资产。

  按商品交易总额计算,多点Dmall目前是亚洲最大的零售云解决方案服务商。这也意味着多点能整合国内外、各业态的零售行业大数据,把数据优势体现出来。

  融入行业最佳实践解决痛点

  为什么实体零售行业需要AI来解决当前的痛点呢?一是消费者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相比过去有更多的用户、商品等数据需收集、分析、更新;二是实体零售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大多拓展了全渠道,这种经营模式对供应链管理的要求更加复杂;三是零售行业整体陷入存量市场竞争,对成本控制要求更精细。

  行业大模型的必要性,在于真正去解决垂直领域的需求、痛点,除了数据,需要将很多的行业知识和规则融入模型,得出更精准有效的决策和答案,在实际业务中发挥作用。

  多点从创始人到各部门,有一批资深零售从业者有着多年经验,再加上服务了各业态零售标杆企业,例如麦德龙、711、罗森等,将最佳行业实践结合在了系统中。现在将这些沉淀和洞察与最新的AI技术融合,相当于为AI大脑提供了全面和先进的零售业知识库,能让打造出的行业大模型会更加实用。

  AI开发底层能力不可或缺

  有了数据生产要素、行业经验,开发行业大模型最重要的能力还是底层的训练、优化的方法。虽然有了通用大模型作为基础,但公司自身的研发能力当然不可或缺。

  据笔者了解,多点和百度、腾讯等相关团队的合作都在推进中,一方面用AIGC技术提升自身的研发效率,一方面相关应用已经在落地测试,从前端的智能客户服务、个性化营销,到后端的零售商管理能力提升,都有涉及。

  多点此前的很多产品也都应用了AI及大数据等技术。比如商品管理部分的自动订货,可以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和天气等因素,预测顾客的购买行为,从而提前备货和调整库存,可以有效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有这样大量的模型、算法等技术研发基础,才能完成精调的行业大模型。

  再加上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实体零售将有更多数据产生,结合AI技术可以有更多业务创新和升级。未来的实体零售行业,将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行业。零售即细节,零售重服务,AI应用大有可为,正在加速推动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谁能率先打造出实体零售专属的行业大模型,谁就能抓住数据应用的马太效应,获得巨大先发优势。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