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家财险逐步成为家财险主流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08月21日 13时31分

  本报记者 查睿

  长期不温不火的家财险悄然升温。近来,上海、北京等城市陆续推出了普惠型家财险,每月最低几元钱就能提供上百万元的保障。“此前,商业家财险的出险率较低,导致投保意愿不强,如今政府指导下的普惠型家财险附加了服务板块,市民获得感更强。”蚂蚁保家财险业务负责人刘峰说。

  保费差价大侧重各不同

  “最近家财险的业务咨询变多了,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三方责任和不可抗力等方面。”沪上某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告诉记者,相较于自然灾害导致的房屋受损,上海地区用户更关注房屋漏水、高空坠物、管线爆裂等财产损失。

  家财险,顾名思义保障家庭财产,属于财产险类别,通常至少包含两方面标的——房屋主体和附属财产,房屋主体主要是保障因火灾、爆炸、台风、暴雨、泥石流等造成的房屋损失,附属财产通常包括上述灾害下的室内财产损失。不少商业家财险还包含室内装潢、室内盗抢、个人责任三者人身伤亡等损失,甚至还有水暖管爆裂等损失。另外,用电意外、燃气意外、动物致害意外等风险也是部分家财险的卖点。

  记者发现,市面上在售的家财险由于承保范围和保额不同,价格差距较大。在某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上,最便宜的每年仅39元,保额为50万元,最贵的每年保费358元,可承保500万元。不过,多数家财险承保范围不包含农村房、自建房和小产权房。

  在众多产品中,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家财险,刘峰提了一些参考标准:“一种保险包打天下是不现实的,每个家庭的侧重点不相同,如果你住在老旧小区,房屋老化严重,投保时要更偏向于管道爆裂、燃气意外等因素,而如果住的是较新的房子,在房屋质量可靠的前提下,可选择偏向保险服务的险种。”

  普惠家财险主打服务牌

  相较于车险,同样作为财产险的家财险在国内长期渗透率偏低。瑞士再保险数据显示,2021年,法国、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的家财险在财产险市场占比高达17.9%、15%和14.7%,同期相比,我国的家财险占比仅为0.8%。

  家财险在国内“不受待见”并不稀奇。刘峰说,传统的家财险主要标的是房屋主体及室内设施,只有标的受损才能进行赔偿,而无论是自然受灾还是人为伤害,房屋受损的频次很低,导致用户对财产险缺少黏性。“即便家财险中包含了水管爆裂等略常见项目,但多年难遇一次,客户容易产生‘保费打水漂’的想法。”

  去年3月,原中国银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通知,要求“推广家庭财产保险,增强新市民家庭抵御财产损失风险能力”。至此,家财险开始加速流入市场,并推出了“保险+服务”的新模式。去年7月,全国首个政府指导下城市普惠家财险成都“蓉家保”上线,随后重庆、绵阳、三明、昆明等城市相继推出定制险种,价格多为百元左右。前几天,上海“沪家保”、北京“京城好房保”也陆续发布,普惠家财险逐步成为家财险主流。

  与商业家财险相比,城市普惠家财险偏重服务,除了管道疏通、电路维修、漏水排查、开锁服务、油烟机拆洗、家庭责任法律咨询、适老化改造建议等服务,提升了市民对家财险的感知度。“一年到头没有出现索赔,但100多元的保费换一次疏通管道或洗油烟机的服务,大家也不觉得吃亏。”比如,在生活服务方面,“沪家保”提供家用电器清洗服务1次(油烟机、空调、洗衣机、冰箱任选一台),上门开锁服务(不含电子锁)、马桶疏通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各一次。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