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里结硕果 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新活力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09月28日 09时29分

  今年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有关情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金融、航运、人才等方面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站在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前列,也积极服务了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

  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深耕改革“试验田”,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发布会上的数据显示,在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方面,截至目前,对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的先进经验,国家层面总结提炼了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共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在外资外贸方面,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8.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贸易,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到18.4%和18.6%。

  另外,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驱动产业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例如,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以“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天津自贸试验区聚力发展融资租赁产业,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浙江自贸试验区集聚油气企业上万家,保税燃料油加注规模居全球第五;湖北自贸试验区聚集光电子信息企业超过1.6万家,成为中国光通信领域最大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江苏自贸试验区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4000多家,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

  站在新的起点上,自贸试验区又迎来了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的新任务。对此,盛秋平表示,接下来,商务部将与有关地方和部门一道,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作用,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站在新起点上,自贸试验区将继续进行高水平的开放探索,聚焦重点领域、解决难点问题,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在全国更广泛范围推广。“这些探索都将为开放平台自身以及所在区域的开放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也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和新活力。”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