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海华)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由之江实验室博士后崔玉竹领衔来自全球45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发现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M87喷流呈现周期性摆动,摆动周期约为11年,振幅约为10度。这为M87黑洞自旋的存在第一次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观测证据。该研究论文于北京时间9月27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曾预言,如果黑洞处于旋转状态,会对其周围的时空结构造成拖曳。“拖曳效应”之下,黑洞的喷流可能发生微变化,但黑洞自旋参数极难测量。
“我们可以利用喷流来研究黑洞自旋。”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崔玉竹说。科研团队分析了包括东亚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在内的多个国际观测网络从2000年至2022年的观测数据,成功地捕捉到M87喷流的周期性摆动。
全球共有超过20个射电望远镜为此项研究做出了贡献,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65米天马望远镜和新疆天文台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