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光互补”实现“借光生金” 助力乡村振兴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11月20日 10时06分

  初冬时节,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劳店镇枣吕村,占地面积300亩的枣吕旦晟光伏发电站内,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正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能。光伏板下,金黄的大豆已收获完毕。

  “作为阳信县最大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电站利用光伏板下的土地种植了280亩大豆,今年亩均产量达到500斤。加上光伏发电,每亩地每年纯收入近3000元。”枣吕村党总支书记吕国峰说。

  “枣吕旦晟光伏发电站装机规模1万千瓦,自2018年建成运营以来,累计发电量7300多万千瓦时,发电总收益6200多万元,每年为当地村集体带来120万元的乡村振兴资金收入。”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劳店供电所所长王亮说。

  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用电大省,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山东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并积极探索在坑塘荒坡、设施农业等叠加“光伏+”效应,推动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通过“农光互补”实现“借光生金”。

  在菏泽市鄄城县凤凰镇酒店张庄村,一排排3米多高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鄄城凤凰农光互补电站里。光伏板下,村民们正在收获地里的地瓜。“‘农光互补’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作物生长两不误,今年地瓜平均亩产达到了4000斤。”村民卢凤玲说。

  “电站装机并网容量50兆瓦,2022年11月并网发电,占地面积约1400亩。我们在光伏板下种植地瓜、萝卜、白菜等农作物,让一块土地实现两份收入,今年带动当地村民增收200多万元。”鄄城凤凰农光互补电站项目负责人高志远说。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一地两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凤凰农光互补电站年均发电量6500万千瓦时,加上农业种植收益,年均总收益2300多万元,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3万吨。”国网鄄城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田延站说。

  据山东省能源局介绍,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山东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达8414万千瓦,居全国前列,在有力助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助力增收富民乡村振兴。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