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古代中国文明展 多件青铜重器亮相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12月07日 10时16分

  12月5日,“古代中国文明展:礼制·信仰·多元性”特展在浙江宁波举行,国家一级文物西周员方鼎、青铜戈鸮卣等诸多青铜重器亮相。

  据悉,本次展览是宁波博物院15周年特展,由宁波博物院携手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现场展出文物共计198件/套,以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为主,兼有良渚文化玉器、商代骨刻辞、战国钱币、以及多件汉代陶器等文物,阐述了史前至两汉时期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性。

  上海博物馆是收藏中国古代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藏有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的各时期青铜器,其中不乏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铭文和传世青铜器名品,素有中国青铜器“半壁江山”之称。

  而上海博物馆之所以能收藏那么多中国青铜器,一位宁波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上海博物馆老馆长、著名青铜器学者马承源。

  马承源是宁波镇海人,主要从事青铜器、简牍研究和鉴定。多年来经他之手,为国家抢救了大量珍贵文物,仅在香港就收归青铜器、石刻、陶瓷、玉器等流散文物300多件。

  本次展览分“王权国家”“器以藏礼”“字里乾坤”“生死崇拜”四大版块,维度多元,结构完整。现场展出的文物,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展品等级及学术价值上,都堪称重磅。

  如国家一级文物西周员方鼎、秦二世元年为重申度量衡政策而发布的诏书——秦二世诏版,以及纹饰华丽繁复、造型略显可爱的青铜戈鸮卣等都是本次展览的必看展品。

  展厅中一组变形蟠龙纹鼎非常亮眼,五件鼎形制、纹饰相同,尺寸依次递减,实证了周代的“列鼎”制度,即鼎数越多,所用者的身份地位越高。

  除却极高的学术价值,文物的艺术价值也令人瞩目。在展览中,可以看到诸多纹饰精美繁复、制作考究的展品,其中东汉长宜子孙连弧纹镜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审美与技艺。这面铜镜为圆钮,柿蒂形钮座,钮座间有铭文“长宜子孙”四字,更令人称奇的是,它历经近两千年依然光可鉴人。

  另一件东汉鎏金龙纹镜架,通体鎏金,弧形的凹槽用于承托铜镜,镜架与铜镜完美匹配,既实用又美观,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此外,本次展览还将“铜镜+镜架”全套一同展出,让观众能够从中窥见古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据悉,此次展览在宁波博物院举行,将持续至2024年3月3日。(完)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