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补不当还会造成胃肠道紊乱?快来查看冬补的正确打开方式!
源 / 互联网    文 /     2023年12月27日 11时07分

  上班族小付,平时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感觉身体虚弱。冬天到了,他听说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补一补,增强体质。于是,他经常吃一些补品,人参、鹿茸等,还吃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核桃等。但是,没过多久,他发现自己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的情况,甚至还有口干、口苦、牙痛等症状,感觉比以前还要难受。这是为什么呢?

  到这你应该能猜到,其实是他的进补方式不对,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肠胃紊乱,影响了身体健康。小付不是个例,进补不当肠胃紊乱在冬季并不少见,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进行冬季进补呢?听听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于云红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进补不当会引起肠胃紊乱呢?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运化水谷精微,输布营养,养血生气。所以脾胃是进补的基础。如果脾胃功能正常,人体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气血旺盛,抵抗力强,不易生病。反之,就不能有效地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气血,反而会造成食物的滞留、发酵、腐败,从而刺激肠道,导致肠胃紊乱。

  所以冬季进补,如果不注意脾胃的承受能力,盲目地大量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就会给脾胃带来过重的负担,导致脾胃功能减退,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胃脘胀满、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同时,进补不当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痰湿、湿热等邪气,阻滞气机,出现肠胃蠕动不畅的症状,如腹胀、腹痛、便秘、泄泻等。

  这里提醒一下,如果肠胃不适较重不用硬撑,可以适当服用一些中药来调理,比如家中常备的广州牌保济丸,其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止痛止泻的作用,可以缓解肠胃紊乱的症状,但要注意按照医嘱或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服用,不要随意乱用。

  已知进补也不是随意的,那要怎么正确进补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呢?

  冬补的原则及正确打开方式

  首先,冬季进补应该遵循两大原则:

  因人制宜: 进补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所处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和药物,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一味求多。比如,体质偏寒的人(常表现为手足冰凉,脸色苍白,大便稀,小便清白,口淡无味,舌胖苔白)可以选择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鹿茸、人参等,体质偏热的人(常表现为脸色红赤,口渴舌燥,易烦躁,便秘,舌红苔少,皮肤干燥,口臭等),可以选择一些清补的食物,如猪肉、鸡肉、银耳、百合等。另外,还要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进补方式,比如,老年人要注意补肾,儿童要注意补脑,女性要注意补血,男性要注意补阳。

  适度适量: 进补要适度,不能过量,否则会造成脾胃负担引起肠胃紊乱,甚至导致营养过剩,引发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因此,进补要适度,不能过量,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食物和剂量,不要贪多求快,以免适得其反。

  除了遵循以上的原则,进补还要注意以下的正确打开方式:

  补而不峻: 即要选择平和、缓慢的补益方法,以免身体出现不适反应,适得其反。比如,人参、鹿茸、熊胆等,虽然是名贵的补品,但是性质热燥、峻猛,主要用于补气、补血、补阳等,不适合随便服用,否则会伤害脾胃,引起火气上升,出现口干、口苦、牙痛、头痛等症状。因此,要根据医生的指导,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辨证施治,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防燥不腻: 即要选择一些滋润而不油腻的食物,以免造成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比如,羊肉、牛肉、核桃、芝麻等,虽然是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但是也要适量食用,不要过多,要搭配一些清淡的食物,如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性味甘凉的食物,才能平衡营养,防止燥热。

  平补: 即要平衡人体的阴阳,调和人体的气血,要根据人体的阴阳状况,选择一些具有平补作用的食物或药物,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比如,选择一些能够调和阴阳,平衡五脏,养心安神的食物或药物,如山药、莲子、百合、枸杞、桂圆等,或者在进补的食物或药物中加入一些具有平补作用的食物或药物,如白芍、黄芩、桂枝、甘草等,以增强进补的效果。

  总之,冬季进补,是一门学问。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和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进补效果。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