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度过一个丰富的、有收获感的假期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1月18日 09时47分

  微信公众号提问

  家长提问:我的孩子今年五年级了,马上要到寒假了,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规划假期安排,让孩子度过一个丰富的、有收获感的假期?

  专家观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学生的寒假生活不应被无休止的补习班占据,而应该依据学习的节奏性和人的学习规律,依据假期的价值安排假期里的活动。寒假恰逢春节,应让孩子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更多的发展。

  在走亲访友中学会交往。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和亲友的交往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国古代的一些文献记载和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儿童教育,都非常重视孩子与他人交往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到尊重、理解、礼貌、感恩等在学校里难以学到的很多内容。寒假正逢春节,是民间合家团聚、走亲访友的好时机,让孩子在大家庭中和其他人沟通相处,享受亲情,也是一种成长。

  在户外活动中接触自然。小学阶段是孩子对自然最为敏感的关键期,现在大多数孩子的生活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没有接近自然的机会,就会错过对自然感兴趣的最佳时机。尤其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和自然接触的机会更少,生活阅历不够,不了解自然中的一些基本的现象、特征和规律,这就会影响到他们学习的完整性。尤其是缺少体验就会限制他们的想象,接收知识的渠道停留在书本或者网络,未来的发展必然受到局限。

  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中学阶段的孩子对社会最为敏感,是了解社会、发现社会问题的最佳时期,但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活的轨迹主要定位在从家庭到学校的两点一线,这就使得他们很难发现一些社会问题,更难去实际解决问题,因而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确立人生目标的基础。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学历很高的博士生被比他年龄小、学历低的人骗的案例。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社会经验不够,判断能力、鉴别能力、交往沟通能力欠缺。

  可喜的是,现在一些学校已经摆脱了单一知识化的作业布置,让寒假生活更多地和学生的生活发生联系。生活教育所强调的教育范畴和生活范畴是相等的,而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教育是生活相对于时间的函数。

  简言之,生活在经过某一段时间以后就是教育;而教育又是生活的变化,生活若没有变化,其教育的含金量就下降。所以,寒假时光中,要将孩子从局限于知识类的课外班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徜徉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大课堂中,通过更开放性的学习,汲取更多的智慧和能量,为未来成长发展奠定更宽厚的基础。

  (话题征集:在育儿的过程中,您有哪些困惑、迷茫?请您与我们联系,可在教育圆桌微信公众号上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并针对您的话题进行探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