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演艺之都”建设让百年会馆重现活力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1月25日 10时13分

  当下,北京市正加快打造“演艺之都”。2023年全年营业性演出达4.9万场,比2019年场次翻倍,票房收入超23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3年,北京市举办“大戏看北京”展演季,百余部精品剧目和影片在线上线下进行展演、展播、展映,总观看人数超3800万人次。大剧场展演单元上演大戏29部162场,吸引20多万名观众走进剧场观演;小剧场展演单元在13家城市小剧场、演艺新空间上演优质剧目18部262场,吸引4.5万余名年轻观众;精品演出进高校单元邀请10部优秀剧目走进8所高校,让1万多名年轻学子与戏剧艺术亲密接触;云剧场单元推出50部经典剧目,观看量超3700万人次。

  “演艺之都”建设也让百年会馆重现活力。北京聚焦会馆打造演艺新空间,推出“会馆有戏”系列演出。一批批为会馆量身定制的昆曲、评剧、河北梆子、杂技、相声轮番上演,让老会馆“长”出新个性。据统计,2023年湖广会馆、颜料会馆、正乙祠戏楼等“小而精”“小而雅”“小而美”的百年会馆举办演出活动近400场。

  为加快“演艺之都”建设步伐,北京持续培育演艺新空间。2023年,北京推出首批15家市级演艺空间培育场所,认定演艺新空间29家。目前,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北京艺术中心已正式落成使用,一批市级演艺新空间将于2024年正式挂牌。

  过去一年,北京以“大戏看北京”为抓手,先后推出话剧《张居正》、歌剧《映山红》、京剧《齐白石》、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等一批优秀原创作品。舞剧《五星出东方》、电视剧《觉醒年代》等10部作品入选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保障北京每周推送“大戏看北京”演艺资讯,不断擦亮“会馆有戏”品牌。

  据介绍,北京把“演艺之都”建设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北京市建设“演艺之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围绕推出精品力作、市场主体培育、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打造演艺新业态新空间、优化环境生态等7个板块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和工作任务,为“演艺之都”建设提供路径支撑。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