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存款变多”意味着什么?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2月28日 09时15分

  近日,一则“中国人四年存了58.24万亿元”的消息登上热搜。

  据报道,从 2020 年初到 2024 年 1 月,中国家庭大约往银行账户里净存 58.24 万亿元,且 82% 是定期存款,这相当于2009年到2019年的新增存款总和。其中,2022年是有统计数字以来存款增长最多的一年,贡献了17.84万亿元。

  “存款变多”意味着什么?

  首先,按照经济规律,在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居民存款自然随之“水涨船高”。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1%。此外,从2012年到2022年,扣除价格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3%,相当于10年实际增长了八成。

  当然,存款增速加快的背后,也有近年来居民风险偏好降低的因素。兴业证券分析认为,2022年,随着房地产行业进一步调整,居民购房资金占比下降,叠加理财净值化之下波动放大,居民的资金运用中存款的比例明显扩张。也就是说,更多人愿意将钱放在更保险的银行存款里,而非用于购买房产或有亏损风险的理财投资。

  存款变多是否会挤占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不利?

  从长期来看,居民存款多、储蓄率高,是我国经济的一大特点。高储蓄率支持了高水平的投资率和资本积累率,这是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与消费投资数据相互验证——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实际增长9.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

  此外,居民存款并不会“躺”在银行保险柜里,而是会以银行贷款的形式投资到实体经济中。过去4年,在居民存款增长58.24万亿元的同时,银行业对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3.05亿元,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然而,存款也并非越多越好。宏观调控部门往往需要做好消费、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平衡兼顾,避免出现居民储蓄过度“沉淀”的情况。

  “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货币政策,促进部分储蓄存款流通,让其流向消费和投资。”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说。

  2月20日,央行宣布调降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25个基点,超出市场预期。不久后,广西、吉林两地多家中小银行密集发文宣布下调存款利率。从调降幅度上看,存款利率降幅在10至60个基点之间。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行能够更好地配合近期各项稳地产政策效果释放,有利于更好促进投资和消费。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