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网红景点成“半拉子”工程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5月13日 10时08分

  近几年,随着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各地打造的网红景区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近日媒体调查发现,因投资中断、违规占地等原因而陷入停摆、烂尾的“半拉子”项目不时出现,造成较大资源浪费。

  文旅产业既提供精神产品、创造精神财富,又拉动经济促进就业、创造物质财富,是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产业。在互联网时代,各地打造网红景区、景点,积极发展文旅产业,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值得肯定,一些成功的文旅项目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成为拓展消费市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些成功的案例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与此同时,在少数地区,部分景区、景点项目建设存在盲目上马的现象,不顾实际、贪大求全,导致半途而废,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打造网红景区、景点首先应该依法合规,秉持“端多大碗,盛多少饭”的理念,量力而行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为此,各地应尊重文旅产业自身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加强文旅项目建设的前置审批流程,在选址、土地、环评、可行性研究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审定,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来推动景区景点项目规划建设。同时,积极探索构建全链条的监管体系,防止文旅项目开发“先上车后买票”,以及违规审批、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带病上马”问题出现,避免项目建设“大手笔”立项,“半拉子”收尾。

  打造网红景区、景点还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旅资源,以文化赋能景区,做到内涵丰富、特色彰显。未来的网红景区,除了要有独特的风景,更要有“诗和远方”,应立足于当地独特文化,明确自身定位,深入挖掘和展示文化内涵,避免落入千篇一律的俗套。同时,积极塑造个性品牌,同城市形象联动,打造独一无二的文化IP,不断创新旅游供给,建设文旅消费新场景,持续吸引和留住游客。比如江苏常州,凭借“无中生有”“借题发挥”的创新精神,将龙城与恐龙融合,让“一头恐龙”裂变成馆、园、城,走出了一条“资源创造型”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打造网红景点是文旅发展的催化剂,推动网红变长红,还需要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为此,各地在推进文旅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把提供更暖心、更贴心的个性化服务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全过程、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温馨和舒适,提升旅游城市形象和口碑,从而带动文旅消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蒋 波)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