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农业科技“大阅兵” 科技协同创新成果丰硕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5月29日 09时51分

  本报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徐瑞斌

  147项创新成果亮相,1843个蔬菜新品种展示,番茄、黄瓜打擂台……5月26日,由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主办、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单位承办的2024年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大会暨蔬菜新品种观摩会在北京市通州区召开。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10年来,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成果丰硕。本次蔬菜品种展示和品鉴活动便是一个生动的窗口。新品种展示区域包括日光温室9栋、大棚14栋、露地20亩,面积共计55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温常龙告诉记者。

  “我右手边大棚里,展示的正是高品质番茄限根栽培技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员季延海向观众介绍。记者看向大棚,发现展示区中的番茄并没有长在土中,而是扎根于一个个白色的“小盒子”里。“这里的番茄,通过使用亏缺灌溉调控技术,提升了糖度,让风味更加浓郁。”季延海说。

  除了该技术外,本次大会上还展示了安心韭菜水培系统、“鱼菜互作”复合种养系统等多项蔬菜栽培新技术。

  记者来到甜瓜品鉴区,发现既有酸奶口味又有柠檬口味的甜瓜。“这是我们刚刚培育出的姊妹系甜瓜新品种,它们的酸是甜中带酸,甜是清香甘甜。甜瓜甜度一般16度以上就算及格,超过20度的极少,但这些甜瓜的甜度能达到27.7度,而且不齁甜、不喇嗓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张洁自豪地说。

  “这黄瓜香气真浓”“这种颜色不错”“这种番茄的甜度和硬度都很好”……记者来到番茄、黄瓜擂台赛大厅时,评委们正排着长队,试吃着盘子里的番茄和黄瓜,每吃一种就要在手机上打分。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果转化与推广处处长邹国元介绍,本次大会专门开设了番茄、黄瓜擂台赛,共有京津冀及其他地区62家参赛单位踊跃参赛。

  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来源于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扎实落实。自2016年以来,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从23家,发展为包含100家京津冀地区主要涉农科研教学机构和企业的“大家庭”,构建起“京津研发、河北中试、就地转化、率先推广”的协同创新机制。

  “成立以来,联盟成员单位累计开展项目合作130余个,经费达4.5亿元,有力促进了果蔬、食用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系列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联合研发与示范推广。北京、天津两地农科院在石家庄建设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累计引进京津果蔬新品种1700余个,已成为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示范的桥头堡。”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燕继晔表示。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