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青年周末学堂 “新匠人”接棒“老手艺”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7月01日 10时18分

  随着各地文化艺术周末学堂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泡”文博场馆。为满足年轻人利用业余时间走进文化场馆学知识、学技能、交朋友的新需求,天津博物馆为青年群体打造了别具一格的学习平台——青年周末学堂。

  6月29日,书画装裱课程和美术专业课程在天博准时开讲。鬃刷、糨糊、起子、针锥、签条……在天博二楼活动体验中心内,文物保护技术部的李炯和郝婧正在给学员们讲述书画装裱中覆背环节需要的工具。学员们一边认真领会老师的讲解,一边小心翼翼地进行操作。

  “我们把馆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书画作品高清打印出来,让每名学员根据自身喜好选择画心。”郝婧说,“从托裱画心到托覆背纸,再到画心镶嵌……自4月份推出第一季书画装裱培训班以来,截至目前,我们的课程已过半,学员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希望学员们在了解装裱基本知识的同时,也能通过实操真正掌握装裱技艺。”

  该课程受到了广大青年的热烈追捧。学员纪宇是一名书画爱好者,他告诉记者:“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我不仅学习了洗面筋、打糨子、托纸、托绫子等基本装裱操作步骤,还对书画装裱的搭配有了初步的判断和鉴赏能力。今后再欣赏博物馆的书画作品时,我会更加关注书画的装裱,从另一个角度感受文物的魅力与价值。”

  为进一步丰富青年周末学堂的学习内容,天博与天津美术馆于近日联合推出了第二季“传统文化”主题青年周末学堂。这一季的课程更为丰富多彩,包含了普及型的文化讲座、传统的非遗工艺体验、时尚的新手作课程以及专业的美术课程。

  6月29日,天博邀请资深的绘画老师刘小流,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深入探索素描魅力的课程。刘小流介绍了素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光影的处理等。青年学员认真地观察模型,尝试用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形态和质感。教室里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氛围,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中。

  学员张路说:“通过这个课程,我不仅学习了素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也提升了绘画能力,还拓宽了文化视野,提升了审美能力。”

  昨日,非遗课程由赖菁晶老师带领青年们走进“缠花”这一古老而精美的手工艺术世界。缠花与刺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利用丝线的细腻和色彩,而缠花是用手直接在模板上缠绕染色丝线,这种工艺方式赋予了缠花作品饱满的立体感和多角度的呈现效果。课堂上,赖菁晶向大家介绍了缠花的历史背景、技艺特点和制作流程。

  青年周末学堂负责人、天博宣教部的高姗告诉记者:“以往,观众到博物馆参观展览,更多的是从历史背景、文化角度去了解文物,本季课程则是从制作工艺角度来欣赏代表古人智慧、精湛技艺和无限创造力的馆藏文物。通过这些课程,学员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季的课程还加入了新手作内容,传统工艺融合时尚元素,让“新匠人”与“老手艺”碰撞出火花。绳艺、琉璃发簪、冷瓷土摆件等,在手作圈流行的手艺都会在课堂中出现,学员们将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天博馆长姚旸说:“开设青年周末学堂,是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浸润当代生活,推广历史文化知识,提升青年人文素养,深刻体会匠人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