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用绿电 全固态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要双轮驱动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9月03日 10时31分

  欧阳明高表示,新能源汽车迄今为止解决的是动力电动化问题,但这对于节能减排而言仍不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根在于能源的绿色转型,只有实现新能源革命,能源用绿电才可称之为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对于中国来讲,高比能全固态电池与低成本、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对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同等重要,要双轮驱动。

  “新能源汽车迄今为止解决的是动力电动化问题,但这对于节能减排而言仍不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根在于能源的绿色转型,只有实现新能源革命,能源用绿电才可称之为真正的新能源汽车。”8月3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第二十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

  “为了用绿电,动力电池产业向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将是中国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欧阳明高建议,“在汽车制造领域,从制造用能方面,通过将动力电池产能从可再生能源资源缺乏的东南沿海地区转向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丰富的西北地区,或通过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等形式来促进制造端减排;在制造用材方面,通过利用碳纤维材料等方式,促进汽车的轻量化,降低汽车用能,从而促进碳减排,增加碳汇。”

  另外,欧阳明高还对中国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他认为我国动力电池正经历三个重要的“十年”,研究的重点分别是安全电池、智能电池、固态电池。“2000年-2030年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周期,第一个十年,动力化开始落地,主要面临安全问题;第二个十年是人工智能革命和智能电池;第三个十年是材料体系创新,即固态电池。”

  针对第一个“十年”遇到的安全问题,欧阳明高表示,电池安全首先面临的是热失控,极端情况下温度每秒可上升一千度,导致燃烧事故。要解决安全问题,需要从材料、原子以及热的角度出发,揭示热失控过程的机理,再到电池单体热失控与抑制技术,如电极材料的包覆,高安全隔膜等。

  当前,我们正处在第二个“十年”,即人工智能革命与智能电池。欧阳明高指出,动力电池需要智能化的电池管理,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提速降本;另外,储能电池越做越大,虽然比能量提高了,但安全、寿命、异质性风险大幅加大,需要在电池内部加装芯片、传感器,全时监控。

  至于第三个“十年”中提到的固态电池技术,欧阳明高表示要分三步,第一步重点攻关固态电解质,第二步重点攻关高容量复合负极,第三步重点攻关高容量复合正极。

  不过,在欧阳明高看来,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变革进程会长期持续。对于中国来讲,高比能全固态电池与低成本、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对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同等重要,要双轮驱动。(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梦宇 图片来源:官方供图)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