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女博士六年磨一“轴” 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5%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9月20日 09时34分

  创新柔性成形高性能空心轴工艺,研制穿轧一体成形设备;将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5%,实现空心轴的近净成形……这是宁波大学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夏迎香六年磨一“轴”的“战绩”。

  “轴”是航空航天、高速列车、船舶汽车等领域的核心基础零部件。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驱动电机是新能源车的“心脏”,而电机轴则是驱动电机的核心零部件,承载着传输动力、提高性能、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任务。同时,其加工工艺的创新也是未来电机系统乃至电车轻量化、降低成本的必然路径。

  为何深耕“轴”领域?

  2019年,夏迎香第一次参加全球华人塑性技术研讨会。彼时,有国外学者作相关报告时提到,“针对高性能空心轴的协同成形工艺,中国还有待突破”。

  前沿科技需要突破的现状深深激励了夏迎香,她决定以空心轴柔性成形作为研究方向,创新工艺为汽车“减负”。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她翻遍了所有轴类件成形技术的相关论文和专利。

  此外,依托浙江省零件轧制成形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她与团队成员从力学模型、三维设计、有限元仿真到样机制造,历经3次技术迭代,最终确定以“穿轧一体”柔性工艺实现空心轴“穿孔内孔”与“斜轧外廓”的协同成形,创新了柔性成形高性能空心轴工艺,研制出穿轧一体成形设备,将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5%,实现了空心轴的近净成形。

  “其实刚开始研究项目时,我是踌躇满志的,但在遇到多重瓶颈、难题后,我也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时候。”回忆起科研路上的困难,夏迎香如是说。

  在推导理论与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瓶颈时,夏迎香的导师鼓励她“多出去看看”。在学校支持下,她前往该领域的前沿学者Z.Pater教授团队访学,学习交流金属塑性成形领域的前沿理论。

  回国后,她与团队实地走访调研生产轴类件的18家工厂,与一线工人、工程师共同探讨车轴制造痛点。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她与团队跳脱出实验室里的模型和数据,创新性提出穿轧一体成形技术。其间,她还与波兰卢布林工业大学联合发表6篇相关高水平学术论文。

  通过这一创新技术,她以《高性能空心轴一体化精准成形技术先行者》项目申报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从14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团队组第二名。(完)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