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观众领略新疆历史文化之美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9月26日 10时02分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留存。博物馆就像历史的时光机一般,那些经过漫长岁月洗礼的灿烂文化,都被珍藏在这一座座博物馆中,供后人了解它的前世今生。今天的《文化中国行》带您一起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博物馆通过“文物+演绎+文创”的融合创新,让观众领略新疆历史文化之美。

  新疆在古时称为“西域”,位于中国西北边陲、亚欧腹地,著名的“丝绸之路”在此将古代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使这里成为多种文明的荟萃之地。这座1959年建成,总面积4.96万平方米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以丰富的馆藏和优质展览内容,展现着新疆历史文化遗存与独特历史文化风貌,纺织品、纸质文书、彩绘泥塑等,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这件汉代织锦护臂出土于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长18.5厘米,代表了汉代织绵的最高水准,也展示了当时中国丝绸技术的高超与灿烂。与文书的相遇,也是国内外游客们来到新疆博物馆的重点内容。因为新疆气候环境干燥,使大量尘封在地下的简牍文书得以很好保存。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共展出150件(组)出土文献、简牍,涉及汉唐至元明清时期新疆政治、军事、经济等乃至百姓日常生活的文字记载材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 于志勇:租葡萄园的文书,我想这样的一个残片,我们以此可以了解到当时它所揭示的具体历史文化的内涵。

  在博物馆门口的智慧导览大屏幕上,观众可以看到博物馆每一件(组)文物有温度的历史过往,唐代丝绸之路互动游戏的答题闯关、陶器展柜旁的文物拼图,总能吸引一拨拨青少年参观者前来挑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 于志勇:尽可能多地把关联性的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背后所能够折射出的一些反映中国古代价值观的材料进行展示。

  站在新疆博物馆四楼数字化体验厅,灯光熄灭,落地大屏幕亮起,4000年前的小河墓地出现在眼前。“数字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项目”借助虚拟现实、体感交互等,全景还原了楼兰古城、小河墓地、克孜尔石窟等,让观众“身临其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党委书记 何嘉:目前我们馆2万多件文物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不仅能够跨越时空,让公众领略文物之美,更通过这个趣味性和互动性让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频频出圈,将历史文化底蕴与独具一格的设计相结合,有趣、有颜、有内涵。

  总台央视记者 俞悦:集戳,盖章,邮寄明信片成为许多人逛博物馆的新玩法。在新疆博物馆主题邮局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绚丽多彩的传统纹样与胶片相结合的明信片,还可以自己定制明信片,从大美新疆将最美的祝福邮寄出。

  新疆博物馆文创部负责人 关懿:让每个文创产品像一把钥匙,打开新疆博物馆历史文化的门。通过多元的技术复原丝绸之路西域的悠久历史,将静态的文物、文献和历史故事,转化为生动的动态画面、演出、展览,带给观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疆博物馆文物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文物+演绎+文创”为亮点的博物馆资源利用创新模式,实现了文物的价值延伸。

  (总台央视记者 俞悦 崔宁 新疆台)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