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航天市场正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10月17日 09时19分

  本报记者 寇佳丽

  为抢抓发展战略机遇,今年以来,北京、重庆、广东等多地发布新政,加码布局商业航天产业。

  例如,10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此前,8月23日召开的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强调,要前瞻布局商业航天硬科技,联合开展协同攻关,加快卫星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创新,加力提速抢占商业航天高地。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董晓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各地积极谋划、主动作为、超前布局,有助于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及高质量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多地新政普遍关注了三项重点内容,分别是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应用拓展、优质企业培育。

  “核心技术攻关为应用场景的开拓提供技术保障,核心技术越可靠,由此开发出的产品或服务越优质;应用场景的有效拓展,可为企业提供广阔业务空间,为核心技术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持;优质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实力,可推动核心技术攻关深入进行,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应用场景的拓展是商业航天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为追求显著经济效益,部分地方新政将其与消费联系起来。例如,《行动方案》提出,“推动大众消费创新应用”“加大卫星直连终端、可穿戴设备和即时遥感应用等软硬件产品及服务研发宣传力度,通过推广应用降低消费成本”。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述规划能有效促进商业航天与消费市场深度融合,为商业化项目的探索铺路,是一种颇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思路。

  我国商业航天市场正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据艾媒咨询预测,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到2.34万亿元。另据科技咨询机构泰伯智库预测,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到2.8万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兰日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流入商业航天市场的资金主要是以国资和地方政府投资基金为主的耐心资本,在它们的引导下,各类私募基金、企业资金等逐渐融入其中,共同推动市场发展。

  近期,有关部门的发声或许会为商业航天市场带来更多资金支持。8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透露:“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我们将推出新一批试点举措,在增值电信、医疗健康、数字经济、文旅交通、商业航天以及相关特色消费等领域,加大开放创新力度。”

  10月12日,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要研究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合理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对此,郭涛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上述举措将有效增强市场信心,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各路资本进入商业航天市场,引导资金规模化地流入商业航天的基础设施建设环节,优化市场投资结构。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