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驿站 见证爱心流动 彰显城市温度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11月20日 09时24分

  近日,一则北京某餐馆给快递员留包间的新闻引发不少关注。据报道,无论中午客流多火爆,这两个包间都雷打不动地为快递员保留,而且荤素搭配的25元自助餐,快递员花12元就能敞开吃。

  两个小小的包间,温暖了许多快递员,也感动了众多网友。按照商业逻辑,这顿爱心午餐属于“赔本买卖”,但背后的善意传递异常可贵。此前,看到快递员无偿帮助居民,该餐馆经营者深受触动,随即萌生了做爱心餐的想法,和街道沟通后,暖心驿站就此开张。3年多来,驿站服务近9万人次,惠及街道辖区骑手160余人。不少企业听闻此事,也纷纷伸出援手,相关街道总工会、商会也为餐厅提供补助。

  近年来,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日益壮大,他们四处奔波、流动性强,常年在户外劳动。为改善其工作条件,相关部门、街道等协调建设了不少暖心驿站,吃饭能享受折扣、夏日能纳凉、寒冬能取暖,为户外劳动者撑起一个个“不打烊的家”。在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骑手驿站有序分布,休憩解乏、吃饭喝水、充电娱乐等需求均可在此一站式解决;在东城区崇文门外街道,商场外廊设有骑手友好移动餐车,让户外劳动者可以经济实惠地解决吃饭难题。除了基础服务,一些街道还根据新就业群体的需求,整合沿线便利店、理发店等资源,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暖心驿站,见证爱心流动,也彰显城市温度。关注不同群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为其提供暖心关怀,是城市治理题中应有之义。

  从更大视野来看,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也能更好激发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潜力。就拿北京来说,这些年,精细化治理不断升级,吸引更多力量加入其中。而调动更多人共建美好家园,离不开发自内心的归属感。就像一名快递员所说,“踏踏实实吃顿饭,真的是有了家的感觉”。事实证明,在基层治理中注入人文关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城市里的一家家暖心驿站温暖了户外劳动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行动起来回馈社区,主动参与看望老人、交通引导、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在爱心的“双向奔赴”中,城市将越来越和谐宜居,受益的将会是每一个人。

  (摘编自《北京日报》,原题为《“赔本买卖”背后的城市暖意》)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