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呈现新的“月末效应”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12月03日 09时55分

  ◎记者 张欣然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对资金投放方式和时点进行调整,资金面呈现出新的“月末效应”——资金利率下行趋势明显。11月末,在央行大规模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操作和财政支出的共同作用下,资金面延续宽松格局。

  展望12月,政府债供给和跨年因素将成为影响资金面的主要变量。但市场预计,央行将通过多种工具综合调节,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避免大幅波动。

  资金面跨月明显转宽松

  当前,资金面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MLF续作延迟至月末、央行加入买断式逆回购和买卖国债等更低成本资金投放方式、财政支出加快。因此,11月最后一周的资金利率趋于下行,甚至比月中上旬更加宽松,资金面呈现新的“月末效应”。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解释称,原本的“月末效应”,主要是月末资金面容易收紧,从而引发债市调整。随着央行对每月中长期资金投放时点及方式进行调整,下半年以来,“月末效应”反而转变为月末资金面相对上中旬更加宽松,同时债市收益率易下难上,形成新“月末效应”。

  上周,在月末与政府债集中缴款的影响下,资金面仍维持平稳,下半周逆回购甚至大规模净回笼,这可能与央行多项货币政策护航资金面有关。

  11月29日,央行公告11月累计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全月净买入国债2000亿元。总的来看,11月央行共计投放4500亿元中长期资金,其中MLF回收55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投放8000亿元、买卖国债投放2000亿元。

  “在这几种方式里,MLF的成本最高,买断式逆回购次之,买卖国债可以视为零成本,相当于回收高成本资金,转而投放更多低成本资金,这是近期资金面平稳的重要原因。”刘郁说。

  信达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一爽表示,11月买断式逆回购规模升至8000亿元,与国债买卖的2000亿元相叠加,已经明显超过MLF净回笼的5500亿元,这带来额外的流动性补充,仍能缓释政府债供给冲击。此外,11月政府存款可能加速投放,也能为供给冲击带来缓释。

  财政融资是影响12月资金面主因

  展望12月的资金面情况,其所面临的扰动因素增多,四季度政府债供给将继续维持高位,并且12月有1.45万亿元MLF到期以及跨年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因素或加大资金面时点性扰动,年末政府债供给仍处相对高位,政府债供给仍是影响12月资金面主要因素。

  不过,回顾2022年二季度、2023年四季度、2024年三季度等政府债净融资量超过3万亿元的供给高峰时期,政府债供给明显增加固然会加大资金面压力、改变供需格局,但资金利率走势也取决于央行对冲操作和机构需求状况等因素。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发布的研报认为,考虑到12月政府债供给放量、MLF到期以及岁末年初和春节前流动性需求抬升,在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下,预计12月央行在常规质押式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将综合运用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降准等多项工具,平衡年末银行体系资金供需,保持短、中、长各期限流动性合理充裕。

  李一爽称,在12月剩余3周多的时间内,预计政府债净缴款在6600亿元左右,压力将大幅减轻,央行年内降准的概率进一步下降。尽管本周逆回购到期和政府债缴款压力仍然偏高,但央行可能仍会通过引导大行融出以削峰填谷,资金面出现大幅波动的概率有限。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