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融”而行激发海洋经济活力,奋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12月13日 09时36分

  2月29日,巴斯夫宣布启用位于湛江一体化基地的一体化技术中心,旨在为“湛江制造”注入更多的科创活水;5月26日,广佛南环、佛莞城际正式开通运营,“轨道上的大湾区”再加速、再扩圈;12月11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阳江正式投运,助力探索海洋能源立体融合开发向深远海挺进……今年以来,广东各地驭势而动、向“融”而行,持续释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活力,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不断开辟发展新空间。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板。从省委书记黄坤明龙年首站赴惠州龙门就推进“百千万工程”进行专题调研,要求以可知可感的变化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到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召开,要求以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全省全域高质量发展;再到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召开,要求推动全省全域、全省人民整体迈进现代化……广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向“融”而行,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了奋发有为抓落实、你追我赶加油干的生动局面。

  向“融”而行,广东努力啃下“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同珠三角地区发展差距大”这块“硬骨头”。坚持交通先行,新开通的梅龙高铁成为梅州等粤北地区“融湾”加速器,“湾区”携手“苏区”共同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坚持产业铺路,高规格举行2024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达成签约项目319个、总金额2439亿元;坚持“飞地经济”,深汕特别合作区突出以产兴城、产城一体的发展导向,产城乡融合发展的体系加快完善……立足各自功能地位,完善产业有序转移机制、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新型帮扶协作机制等,广东各地各部门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落到具体工作、具体项目、具体事项上,一件一件办好办成,一年一年久久为功。

  向“融”而行,广东勇于解决珠江口两岸“东强西弱”这个“老大难”。5月31日,南中城际(中山段)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这条联通广州与中山的湾区大动脉,将打通广州地铁线网,加速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网络融合;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让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实现了跨海直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黄金通道”;12月11日,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这条全新的“珠西通道”承东启西,珠江口由此开启“八门全开”新格局……一年来,广东持续在深度一体化上下功夫,发挥都市圈同城化带动作用,依托重大跨江跨海通道,规划建设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创新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打造深度融合的发展共同体。

  向“融”而行,广东善于用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动力源”。一方面,面对县域发展不充分的症结,从省级层面系统性直接面向县(县级市)开展批量放权改革,下放60项省级行政职权;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20个国家级试点与22个省级试点已完成投资650亿元……各地聚焦“放活”权限、“盘活”资源、“激活”要素,扭住强县这个牛鼻子抓好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另一方面,面对海洋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积极构建海岸带专项规划“一幅图”、海域海岛动态监管“一张网”、海洋大数据“一朵云”服务平台,创新海洋资源要素供给新机制、新模式,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各地深入挖掘海洋资源潜力,持续激发海洋经济活力,奋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促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正迎来最佳机遇期、黄金发展期。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补上最大短板。

  南方日报评论员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