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金桥吹打在海外精彩亮相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12月17日 10时40分

  近日,在越南河内的舞台上,一曲《红高粱》独奏震撼了现场观众。这是来自重庆万盛经开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桥吹打在海外的一次精彩亮相。

  万盛金桥吹打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清时期,起初是民间为庆祝丰收、祈福驱邪而创作的即兴演奏形式。“金桥”一词源于万盛一座名为“金桥”的古桥,每当节庆或重要时刻,村民们便会聚集于此,演奏吹打乐助兴。渐渐地,这种音乐形式便以“金桥吹打”之名流传开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桥吹打从最初的简单吹奏,发展成为包含唢呐、笛子、锣鼓、铙钹等多种乐器在内的综合性乐种。其曲目丰富多样,既有激昂高亢的《将军令》,也有温婉细腻的《小放牛》,每一曲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唢呐声声,在我的心里激起了波澜。我仿佛看到了中国的美丽山水。”一位越南观众在演出后感叹道。

  2019年,金桥吹打代表重庆参加中国与白俄罗斯文化交流年展演,首次登上了国际舞台。金桥吹打能够走向世界舞台,离不开万盛经开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举办吹打艺术节、建立传承人工作室、开展校园教学等方式,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和学习,为金桥吹打的传承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其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越南之行,金桥吹打不仅赢得了海外观众的热烈掌声,更搭建起了一座连接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万盛经开区文化馆馆长方堃介绍,目前万盛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59项。该区持续开展“巴渝非遗英雄会”“三节活动”等系列非遗文化活动,既加强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也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

  下一步,万盛经开区将致力于实现“非遗+旅游”深度融合,通过打造非遗旅游线路、非遗体验项目等方式,让游客在游览美景的同时,也能亲身体验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万盛还将在“非遗+活动”方面下功夫,通过举办各类非遗主题节庆、展览、演出等活动,提升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非遗文化以更加时尚、多元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本报记者赵佳乐)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