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创新能力、技术实力的提升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医疗领域高端国产替代 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医疗器械企业要如何在高端国产替代的路上,穿越时间周期,构建竞争壁垒,锻造长期发展韧性?
1月14日,威脉医疗创始人兼CEO李天民、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张泉灵、威脉医疗董事兼技术专家李荐民教授 ,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分享威脉医疗在高端国产替代方面的创新实践与突破。
以下为直播精华内容:
1、 国产医疗器械 在 高端化 的 路之上面临 多重挑战 , 威 脉应该如何抓住机遇 , 走在时间的前面, 弯道超车 、 打造壁垒 ?
威脉医疗创始人兼CEO李天民: 国产医疗器械的高端化有几个明显的卡点:技术 、 人才 、 准入 、 资源 。国家局对于三类医疗器械的法规,其实是 全 球目前最严格的 。 我们的技术源自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它的粒子能量源在全球的技术都是领先的,YOUMAGIC的射频能量源技术也是源自于此。我们也跟无锡的清华研究院成立了能量医学的工程研究中心,来解决一些复合型人才的难题。在准入方面,YOUMAGIC这款消费医疗的产品做了目前全球最全面 、 最严格的三类医疗器械的 临床试验 ,也纳入了接近200例以上的临床的研究。 资源的整合协同也很重要。我们既要有对市场的理解,又要有技术的加持,还要有对于准入政策的理解和合规合法的管理。因此在一个相对高壁垒的行业 , 能够快速切入一个细分领域 ,迅速地建立 这种消费者的认知,这是我理解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
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张泉灵: 补充一点儿,在医疗器械的科技突破虽然是唯快不破的,但是它是厚积薄发 的,如果没有清华长期的技术积累,你的快可能只是一个小妙招,是建立不了壁垒的。就是因为有清华的长期的技术积累,威脉又是做严肃医疗起家,所以在能量医学的这个快,是厚积薄发的快,我们才敢下注。真正的技术壁垒 , 是在很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之后,找准了一个细分的市场,找准了一款能够被市场需求的产品,然后把我的技术积累输入到里面,造成产品的差异化 。 比如说别人的使用舒适度不高,我的使用的舒适度高,但是前面它的整个技术路径的积累需要很久的时间,那个才是我们投资的要点。
2、 威脉 医疗的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等顶尖高校 , 李教授 请 简单地 介绍一下团队 核心竞争力和优势?
威脉医疗董事兼技术专家李荐民: 我本人是做实验物理的,实验物理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就是设计和建造一个科学装置,来验证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提出的某种假设。这个假设,要设计得特别复杂、精密,要特别高能的科学装置才能验证。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跟国际上顶级的实验室、科学家,以及国内的顶级高校、研究所在合作。设计的东西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有最稳定的功率源,最灵敏的探测器,最精确微细的微结构,控制得最准的控制系统……当有一天威脉的同志拿着医疗的一个应用需求来了,那只要把这个东西给它量化成一个物理指标 , 比如 你 需要的 功率是多少?波段是多少?能量是多少? 怎么 控制的 ? 这事儿对我们来说 , 就是很成熟的技术。在我们实验室 , 利用已有的设备 、 已有的东西 , 就 能 迅速地就 能把这个事情给做出来 , 做出来后再进行产品化。应该说工物系在这里头积累了将近五六十年的成功经验,能 迅速地把 科技成果做成 一个产品化的东西。
3、 我们也了解到,研发团队在能量源和传感器领域这 两个领域是 拿手强项 是吧?
威脉医疗董事兼技术专家李荐民: 是的,这个技术 本身是粒子加速器的技术 。我们可以把加速器的电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水平,这个控制的精度大概是十的负15次方秒,应该是全世界最精密的。这个技术可以用在整个射频能量医学上,但是这个东西个头特别大,要做成放在医院里头的产品,就得要把技术进行简化 ,我们 叫作 降维, 因为科学装置是不考虑成本的,但是商业应用还是要考虑。
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张泉灵: 这个技术本来是做加速器的,精准度是不用讨论的,就是降维打击。但是在工程化的过程当中,是否能够小型化 ,值得 国产化 是需要考虑的,而威脉 团队在产品化和工程化的能力上 非常强。不仅有好的科学的基础 、 好的产品化和工程化的能力 以及 对市场的精准把握, 是威脉能够第一个拿到三类证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4、 今年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了 一些 关于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的新规定,请李总来给大家详细 地 说一说这 些 规定对于市场以及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威脉医疗创始人兼CEO 李天民: 首先,大家要明确三类医疗器械是目前全球管理最严格的,对于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你必须得经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去论证,产品在特定人群里面对适应症的改善情况。第二点,我们始终还是相信,在中国随着合规化的趋势,中国的医疗器械一定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不管是严肃医疗还是消费医疗赛道,过往存在的一些进口垄断,包括一些下游的粗制滥造,没有证的产品到处横行的现象,都会受到约束。这个法规首先是给我们合规化的创业公司撕开了一个口子。
当然新规也对从业者提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得经过严肃的临床试验的论证,以及多方位的市场需求的探索,和上市之后的强监管……这也让国内的企业也和进口的厂家有了一个同台竞技的机会 ,对真正能实现一些高端制造的国产替代化,是非常好的机会。
5、 泉灵 总,从陪伴者的角度,是怎么看着 威 脉一步一步去解决 高端国产替代中的 困难的,您要参与其中吗 ?
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张泉灵: 我觉得市场上不是缺少伯乐,而是缺少真正懂科学的企业家 ,愿意把一个成果就像李老师说的,从书架上变到货架上。而这一步过程非常复杂,市场上真正 要的是 有这样的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的人 , 他同时还有企业家精神 , 愿意去趟那条难点多的路,然后再加上有一点我们的资源的投入,才能够成事儿。 特别希望中国多出一点既懂科学也有创业欲望的人 ,这才是市场上特别稀缺的 ,否则这个中间就我说的技术,咱有没有?咱挺牛的,但是终端消费被美国公司垄断,凭啥呢?我们可不服了。
6、投资行业有一句话叫做耐心投资、耐心资本,泉灵总怎么理解?
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张泉灵: 耐心资本的同样一列可能还有四个字,叫投小投早。 这个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真的得看到市场的真需求 。第二个,大家对于高科技的行业近几年有一个特别大的变化,就是认为国产的高科技大家乐于用 。这个是跟整个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和中国的科技的进展是有高度的关联的。今天其实中国消费者对于国产高技术替代,内心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 。那就我们赶上了这一波国产替代,只要是消费者的真需求,消费者又接受国产就很好 , 我觉得就是我们投资的一个好机会,也是天民总他们这一波企业能够突围的一个好时机。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