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怎么变成“大课堂”?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2月11日 09时58分

  清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从薄雾中醒来。

  这天又是研学团前来参观的日子。在村里的初心小院,老党员马培清正热情地讲述村子的发展故事,研学团的小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小山村怎么变成“大课堂”?背后有个中益乡的创业故事。

  中益乡党委书记刘登峰介绍,乡里所辖7个行政村过去均是支柱产业“空白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后来都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但各村单打独斗、发展乏力。如何才能握指成拳、形成发展合力?

  2020年7月,在乡政府主导下,中益乡7个村集体共同出资成立石柱县益起奔跑文化传播公司,承接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企事业单位团建等活动。

  起初,公司研学板块交由第三方公司负责,然而连续3年经营不善,对方撤资走人,公司陷入困境。

  “实在不行,我们自己干!”院坝会上,大家想到了坪坝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勇。这名80后,此前在西藏拉萨创业做旅游。“再难也要扛起担子!”刘成勇说。

  为了解决招人难,乡里专门举办招聘会,刘登峰还给外出务工的青年挨个打电话,“回来一起创业吧,村里需要年轻人做顶梁柱!”

  盐井村刚退伍返乡的年轻人严锦斌加入公司,成了一名研学教练。“在乡村创业打拼,真的很有成就感。”严锦斌说。目前,公司的全职员工里,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和返乡青年有14人,其中6名是00后。

  要想做好研学,仅仅推介乡里的脱贫经验还不够。利用当地的民俗传说、独特的农耕技艺、秀丽的山水风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研学课程被开发出来。公司在中益乡建起多个研学、团建基地,为游客提供土家族文化体验、蜜蜂知识科普、手工体验等特色服务。

  2024年,通过研学游,中益乡共接待游客21万人次,年收入超360万元。研学、团建基地还为不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村民们对研学也越来越支持。一天傍晚,研学活动结束了,5名开农家乐的村民围坐在院子里,开起了复盘会议。

  “有学生说咱饭菜种类不够丰富。”“没错,上菜速度也得加快点。”大家正七嘴八舌讨论着,刘登峰恰好路过,村民们急忙围了上去:“刘书记,快来给我们讲讲,咋个能改进嘛!”“增加菜品种类、突出乡村特色,上菜流程也得优化,合理安排人手,保证速度。”刘登峰建议,大家频频点头。

  未来,公司还计划优化电商销售渠道,把乡村的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增加就业岗位,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