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智慧工具让减重“事半功倍”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3月06日 10时20分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超重和肥胖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挑战,更是关乎公共卫生的大事。《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4.3%和16.4%,青少年肥胖率逐年递增。有研究预测,若不能有效控制,2030年我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70.5%和31.8%。

  肥胖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刘鹏举表示,肥胖不仅会导致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还会增加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等疾病的风险。因此,预防肥胖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肥胖一旦发展为重度肥胖,治疗难度会显著增加。肥胖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营养师、内分泌科医生和心血管科医生等。”刘鹏举说,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基础。早期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可以有效预防肥胖及其并发症。

  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武留信说,目前我国体检人群在体检后体重健康管理开展依从性不足,仅有约30%至40%的人群参与后续干预。为此,我们要探索构建有针对性的体重健康管理闭环,并形成长期追踪机制。

  体重健康管理需“科学减负”

  “体重管理的第一步不是盲目节食或疯狂运动,而是学会与身体‘温和相处’。”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健康管理学会会长唐世琪说,个体差异决定了体重健康管理策略的“轻重缓急”。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饮食“轻量化”,建议低热量、高纤维的饮食模式,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同时通过科学的营养指导,帮助超重和肥胖人群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是运动“碎片化”,推荐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爬楼梯或游泳,避免因高强度训练引发抵触情绪。

  三是代谢“动态监测”,定期监测体重、腰围以及血糖、血脂等,若发现问题,需在医生指导下辅以药物或手术干预。

  刘鹏举表示,家庭环境是孩子们减重的“第一课堂”。家长要少买高糖零食,多选择蔬菜、全谷物、豆类、瘦肉、鱼类等,用“家庭健康餐”替代外卖;通过亲子运动(如周末骑行、跳绳比赛)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善用智慧工具让减重“事半功倍”

  武留信指出,传统减重常因缺乏监督而失败,如今科技手段能为健康管理“减负”,因此,我们要善用“智慧减重工具箱”。例如AI饮食助手,通过上传食物照片即可生成热量分析报告,精准控制摄入;智能手环则可通过实时监测心率、睡眠质量,帮助调整运动强度;通过内脏脂肪面积检测(CT/MRI)、无创肝脂肪定量(FibroScan)等技术,提升肥胖相关并发症筛查精度。

  “新技术能帮助普通人突破代谢瓶颈。”唐世琪说,对于久坐人群,AI步数提醒功能可以温和督促他们“每小时起身活动”。而代谢综合征患者则可使用连续血糖监测仪,找到饮食与血糖波动的关联性。(记者 邓婕)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