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建功西部’,青年当如是!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3月07日 13时54分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通讯员 袁雪霏

  “当初您为什么选择来西部边陲?”

  “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您是怎么适应这里的干冷和风沙的?”

  “您说感恩西部托举您成长,能具体讲讲吗?”……

  今年寒假,西南政法大学启动“青年西部强国行暨西部校友寻访”专项调研,从全校选拔组建了75个学生团队,前往西部12个省区市,寻访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校友。

  出发前,每个团队都研习了一份特殊的“教材”——《光明日报》刊发的“建功西部”连续报道。

  “学生们被这些满怀深情、鲜活动人的报道打动了,他们说,读了报道,更珍惜此次调研的机会,也明确了调研的重点所在。”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说。

  在甘肃张掖,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刘文哲一行见到了1997级校友、河西学院法学院院长孔德播。

  “来时没有犹豫,中途不曾彷徨,现在更不后悔。”面对同学们的提问,孔德播说,“这里天地广阔,容得下最美好的青春,能成就最充实的人生。”

  刘文哲深受感动:“学长平静的话语里充满了力量,在他身上能看到和‘瓜奶奶’吴明珠、‘劲草院士’任继周一脉相承的理想信念、坚韧执着。”

  “你们千里迢迢而来,带来了母校的温暖,让我回忆起求学期间,国家、学校对我们西部学子的悉心帮扶。”2000级校友、宁夏平罗县电商协会党支部书记马化龙对学弟学妹们袒露心声,“我无以回报这种关爱,只有把一腔热情化作建设家乡、奉献西部的行动。”

  1966年毕业后一直扎根西藏昌都的李辉,用一张张泛黄褪色的老照片介绍自己和昌都共同成长的经历,讲到动情处,他和同学们眼角都闪烁着泪花。

  “学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这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也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担当。”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梅玉立动情地说。

  在新疆乌什县阿合雅镇铁英村,2003级校友牟宗华讲述了通过文化活动、技能培训激发村民积极性,帮助大家脱贫致富的亲身经历。

  “这些动人心弦的故事,让我看到了青春在西部绽放出最美的花。”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丁雪骅话语由衷,“这次寻访,让我更加明确了人生志向,‘报效祖国,建功西部’,青年当如是!”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