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重大工程加速推进 助力我国高质量发展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3月27日 09时36分

  3月26日,位于内蒙古赤峰的兴龙20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每年可输出5.6亿度清洁电能,满足约67万人一年的用电量,这也是我国目前实现商业运营的最大单机陆上风电项目。

  汕汕高铁汕头湾海底隧道贯通

  我国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汕汕高铁控制性工程,全长9781米的汕头湾海底隧道3月26日贯通。

  中铁十四局汕汕高铁项目部总工程师 安夫顺:在海底隧道实现贯通后,盾构机要再向前空推约463米,到达指定位置后再进行拆机,这也是国内首次实施超大直径盾构在海底拆解洞拆解。

  项目全线建成通车后,汕汕高铁将正式进入汕头市区,运能将从目前的日均开行24对列车提高到50对以上。

  广汕铁路公司总经理 郭飞跃:此次隧道的贯通,为汕头南至汕头段2025年底具备通车条件提供重要支撑。

  “蛟龙”号技术升级后完成首次海试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3月25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今年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对国产直驱型低噪直流推进器等4大项8小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3000米级海试验证,并刷新下潜频次记录,完成4次“一天两次下潜”。

  “沧渊号”下线 将掘进水下盾构隧道

  3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中交天和下线,将肩负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重任,需穿越多种复杂地质带。“沧渊号”直径16.66米,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超98%。为确保盾构机在长江底连续长时间掘进,“沧渊号”搭载的“数字大脑”构建起智能掘进生态,“智慧心脏”能有效应对换刀作业、刀盘脱困等情况。

  中交天和总工程师 杨辉:通过数字智能化控制,增加了主驱动心脏的诊断、智能掘进辅助驾驶,对于设备的高可靠性、高精度提升了一个量级

  海太长江隧道北起南通市海门区长江入海口,南至苏州太仓市,建成后可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车流量,对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