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文津图书评选结果 作者群体更加多元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4月23日 10时20分

  ◎本报记者 张盖伦

  4月21日晚,“相信阅读的力量——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发布暨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活动揭晓了第二十届文津图书评选结果,《满世界寻找敦煌》《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亮世界》等20种文津图书和46种文津提名图书从2800余种参评图书中脱颖而出。

  科普类图书终评评委杨虚杰介绍,本届报送参评的科普类图书有458种,最终评选出文津图书6种、文津提名图书12种。这些图书题材丰富多样,涵盖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脑科学等诸多领域。

  “本届评选出来的文津图书兼具科普性、学术性和趣味性。”杨虚杰说,这些图书有的回溯了我国原子弹发展历程,字里行间彰显着我国科学家不畏险难的科学精神;有的另辟蹊径,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搭配妙趣横生的漫画,将认知神经科学方面高深莫测的研究成果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有的聚焦专业的凝聚态物理领域,让艰涩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有的从天文研究视角梳理了中华历史与人文;有的描绘了人类航天科技进步的奇迹;有的以地质探险为脉络,将实地勘探与地学知识融合。

  令人欣喜的是,本届入围终评的原创科普著作比例明显提升,作者群体尤为多元:既有长期深耕专业科研领域的院士学者;也有借助自媒体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的年轻作家。“他们以敏锐的时代洞察力和独特的表达风格,为科普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杨虚杰说。

  对此,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廖永霞也深有感触。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过去参评文津图书的科普类书籍往往以译作居多,但这几年我国原创科普作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她同时注意到,这些年文津图书科普类作品作者中,除了科研人员,也有一些自媒体做得风生水起的科普达人。他们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妙趣横生的科普。“对这些科普人,我们的评委也非常认可和喜欢。”廖永霞说。

  文津图书《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作者荣正通是一名科普新人,这是他第一次出版书籍。在回忆写作过程时,他眼里泛起了泪光——老一辈科学家为了国家不畏难、不怕死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他。他认为,“两弹一星”精神在当下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它可勉励青年一代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前行。

  杨虚杰深刻感到,科普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明的摆渡。通过阅读,人们既能洞悉自然造化的精妙规律,又能感受人类文明探索真理的精神光芒。“愿文津图书永葆赤子之心,在算法推荐的喧嚣中守护深度阅读的烛火,成为连接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纽带。”杨虚杰说。

  文津图书评选推广活动设立于2004年,是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图书馆界、出版界以及专家、读者、媒体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好书推荐活动。文津图书评选每年举办一次,参评图书侧重能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公众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人文素养的普及性书籍。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