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远智慧:工业智能体:AI+制造业破局之钥
源 / 互联网    文 /     2025年05月16日 17时45分

  当前,AI+制造业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关键阵地。但在工业场景实际应用中,数据孤岛、场景碎片化等瓶颈问题仍然突出,技术与实效间存在明显鸿沟。

  工业智能体 通过“认知-决策-执行”闭环,融合工业机理与AI技术,在设备控制、工艺优化等环节实现从数据到价值的转化,成为破解AI落地难的关键路径

  科远智慧深耕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领域32年,基于流程工业实践,正着力推动“工业智能体”技术落地。《科远大咖谈》邀请副总裁赵文庆,展开了一场关于“工业智能体时代”的深度探讨。

  一、工业智能体—— 从数据觉醒到价值重构

  科远智慧副总裁赵文庆表示:“工业智能体绝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工业机理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耦合。它是工业互联网生态的智慧中枢,更是制造业突破效率天花板、实现价值跃迁的战略性抓手。

  从数据整合角度 看,工业智能体能够打破设备、产线、供应链间的数据孤岛,构建统一数据视图,为实时感知与预测分析提供有力支撑。在决策优化方面 ,基于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算法,它可以动态调整生产排程、设备维护策略等,助力产能利用率提升 20% 以上。同时,作为场景赋能者 ,工业智能体覆盖了研发设计、质量控制、能耗管理等全环节,例如通过 AI 视觉检测将缺陷检出率提升至 99.99%。

  科远智慧打造的工业智能体平台 ,采用 “智能体即服务”(Agent - as - a - Service)模式,把复杂算法封装为可配置模块,有效降低了企业 AI 应用门槛。借助知识蒸馏技术,智能体能够快速适配不同行业机理模型,成为企业迈向智能化的关键抓手。

  二、三阶段部署—— 从数据筑基到生态协同

  对于工业智能体的部署,赵文庆强调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科远智慧根据实践经验将其分为数据筑基、场景切入和生态扩展 三个阶段。

  首先是数据筑基 ,通过物联网协议整合设备数据,建立标准化数据湖,并构建数字孪生底座,这一过程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接着是场景切入 ,选择高价值、低复杂度的场景进行试点,像预测性维护或能耗优化等等,利用小样本迁移学习快速验证模型有效性,提高应用效率。最后是生态扩展 ,基于微服务架构将工业智能扩展至全链条,支持多智能体协同与跨系统交互,使工业智能体从单一设备或产线的应用,扩展到整个企业乃至产业链的协同运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当然,并非所有工业场景都适合立即部署工业智能体。优先部署的场景应具备痛点明确且数据可获取 的特点。科远建议重点关注设备健康管理 ,能通过振动、温度等 300 + 参数实时监测,预测故障并降低停机损失 75%;还有柔性生产排程 ,运用遗传算法应对订单波动,可缩短交付周期 30% 以上;以及质量检测闭环 ,借助AI 视觉和工艺知识库,实现缺陷分类与工艺参数自动调优。

  三、科远实践—— 从技术攻坚到落地赋能

  科远智慧专注于流程工业及智慧城市工业智能体的应用研究,在电力、冶金、化工、水务 等行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面向电力行业 ,我们推出了基于 DCS 系统,深度融合大数据分析、AI 技术与专家经验的智能监盘系统,显著提升了机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降低了人工监盘强度。

  科远自主开发的低代码平台赋能经验传承 ,将电厂运行知识与智能化功能结合,实现经验数字化、模型化。AI 驱动的主动安全预警体系 ,能提前发现异常并提供初步诊断,将风险处理从 “被动反应” 转变为 “主动规避”。深度故障诊断与智能决策支持功能 ,集成 200 余个典型故障诊断模型,辅助预防性检修决策,减少非计划停机。降本增效方面 ,监盘系统替代人工完成 90% 以上数据监测与分析,提升工作效率 30% 以上,项目成果获中国自动化学会 CAA 认证。

  我们研发的流化床锅炉燃烧自动优化系统 ,融合多种智能算法,攻克大滞后、非线性、强耦合等行业共性难题,实现锅炉燃烧全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监盘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预计每年可减少1次非停,节省120万元非停费用支出,缓解电厂人才短缺实现经验传承。其智能系统与 DCS 融合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树立燃煤机组智慧化标杆

微信截图_20250516174005.png

    面向冶金行业 ,科远推出了开发视觉模型的自动化开发工具 ,降低了钢铁领域视觉识别模型开发难度,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边协同机制,使模型开发周期从传统三、四个月缩短至数天。大包开浇视觉检测模型 改善了铸坯分坯混乱问题,比传统称重手段判定提前了 15 秒,提高了连铸二级系统的分坯准确度。AI 智能排产 有效降低罐型生产切换频次,提升机组利用率,成为制罐行业首个成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案例。铁前一体化配料模型 结合原燃料信息、控制约束条件、工序加工成本多种因素输出合理配料比,人工配料成本降低 30 元 / 吨铁。AI 行车调度模型 可根据炼钢厂实时生产状况智能调度,降低重包等待时间 3%,减少钢水能耗。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压差预测模型 ,有效解决了高炉 “黑箱” 难题,1 小时后在 5kPa 内达到了 80% 的预测精度。

    面向化工行业 ,科远运用 AI 智能算法 ,针对大宗原材料原盐配比,融合供应商采购成本、原料质量、后期除杂成本等因素优化算法,寻找最佳配比方案 ,可有效降低约 2% 的原材料使用成本;同时在电解槽等重要耗能装置方面,以电流负荷最优为目标进行参数优化采用训练和优化双模型方式 ,实现 98% 以上预测准确度,优化后电力消耗每年至少降低百万成本。

  面向水务行业 ,科远以神经矢量控制器为载体,深度集成污水曝气环境仿真神经网络模型、曝气控制神经网络模型、曝气监控管理系统、控制器管理系统等,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曝气处理提供AI智能控制 ,即通过机理模型、数理模型及仿真平台的综合运用,以机器自主学习 、不断迭代择优后可以实现对生物池溶解氧全自动、精细化稳定控制。不仅有效降低了污水厂出水中的总磷总氮,还使污水厂鼓风机能耗平均降低10%以上,每年可节省数十万元电费。

  尽管工业智能体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数据质量与异构性问题突出 ,工业数据噪声多、标注成本高,影响模型泛化能力;算法适配性不足 ,通用 AI 模型难以匹配工业场景的时序性与强因果性需求;安全与实时性矛盾也存在 ,私有化部署需求与云端算力调度存在冲突等等。

  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的共振。赵文庆表示,科远正在推进三个关键突破:一是联邦学习 + 知识图谱 ,保障数据隐私前提下,跨企业共享行业知识;二是工业机理嵌入 ,将专家经验转化为模型约束条件,提升决策可解释性;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