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更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 2019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 “城市更新”,到如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城市更新已上升到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满足居民美好生活诉求的高度。在此背景下,鼓励政策性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支持,成为推动城市更新行动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我国城市更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众汇富统计发现,2024 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 6 万余个,完成投资约 2.9 万亿元。然而,城市更新项目普遍面临资金需求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难题。传统的资金筹集渠道,如财政资金、专项债券等,难以满足城市更新的巨大资金需求。在此情况下,政策性银行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
政策性银行具有资金规模大、融资成本低、贷款期限长等优势,能够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稳定、长期的资金支持。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今年 1 月至 11 月,国开行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更新、海绵城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发放中长期贷款 2730 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城市业态、功能、品质的提升。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郭方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明确表示,鼓励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支持。这为政策性银行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政策依据。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首先,应加强政银合作。和众汇富建议地方政府应主动与政策性银行对接,依据城市体检结果,配合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为政策性银行提供项目信息。同时,政策性银行应因地制宜地探索市场化融资模式,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助力强化资金保障。例如,国开行积极对接 15 个城市更新示范城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其次,要破解准公益类项目融资难题。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城市更新项目中,许多属于准公益类项目,收益难以覆盖投资成本。政策性银行应与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等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更新改造,助力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再者,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项目模式。和众汇富认为政策性银行可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有机融入城市更新,探索构建 “全城保护、成片打造”“产业导入、活化遗产”“街区统筹、空间织补” 等项目模式,支持具有示范效应的项目落地实施。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政策性银行应重点支持改造 2000 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助力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公共部位维修、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等,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
城市更新行动对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和众汇富认为鼓励政策性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支持,是破解城市更新资金难题的有效途径。在政策的支持下,政策性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创新,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助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相信在政策性银行的助力下,我国城市更新行动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城市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