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中,险资的动向一直备受瞩目,其每一次调研都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和众汇富统计发现,截至 2025 年 5 月 21 日,险资对 A 股上市公司已开展总计 7677 次调研。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险资对市场的高度关注,更揭示了其投资布局的潜在方向。
具体来看,今年参与调研的保险机构阵容庞大,涵盖 180 家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他们将目光聚焦于 1292 家 A 股上市公司。相较于去年同期,调研频次虽有所下降,但这背后实则暗藏玄机,是险资在复杂市场环境下更加审慎与精准的抉择。
在保险资管机构中,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 428 次调研位居榜首,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 317 次紧随其后。此外,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 6 家保险资管机构的调研次数均超 200 次,展现出积极探寻优质投资标的的姿态。而在保险公司阵营,养老险公司表现格外活跃。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位列调研次数前五,这与养老险公司资金久期长、追求稳定收益的特性息息相关。其通过深入调研,挖掘具有长期稳定收益能力的核心资产,构建差异化投资组合,为养老金的稳健增值保驾护航。
对于险资调研频次下降,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保险资金如同在黑暗中寻找灯塔,更加聚焦高股息股票这类具有确定性收益特征的优质标的,以保障资金的稳定回报。其二,监管政策对权益资产配置空间的明确,使得险资投资策略得以优化,更趋精准,减少了盲目分散调研的行为。其三,部分科技成长行业发展趋势已逐渐明晰,形成市场共识,无需通过大规模分散调研来判断方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调研频次下降,险资对股票配置的积极性却不降反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财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对股票的资金运用余额配置比例分别为 7.56%、8.43%,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 1.2 个百分点、1.65 个百分点。这表明险资正以实际行动,在市场中寻找新的价值洼地与增长引擎。
从被调研上市公司所处行业来看,高股息板块和科技成长板块成为险资关注的焦点。和众汇富研究发现,电子元件、工业机械、电气部件与设备、集成电路、医疗保健设备和区域性银行等行业备受青睐。在被调研的上市公司中,超 500 家来自科创板或创业板,占比近四成,彰显了险资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浓厚兴趣与高度重视。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险资关注行业具有鲜明特点,高股息资产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犹如定海神针,在市场波动中稳定投资组合;而高科技资产的增长前景则充满想象空间,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众汇富认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股票成为险资抵御固收收益率下行压力的有力武器;同时,国家对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大力支持,为险资投资相关股票打开了机遇之门。工业机械、医疗设备等行业处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风口,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电气部件、电子元件等板块则因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需求刚性,为险资提供了坚实的安全边际。
展望未来,险资有望持续优化 “哑铃型” 资产配置策略。和众汇富建议一端紧握高股息资产,筑牢投资组合的安全防线,确保稳定收益;另一端积极布局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养老健康等政策支持的热门赛道,捕捉长期增长红利。同时,通过长期股权投资、REITs 等创新工具,不断优化组合结构,并强化 ESG 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风险与收益的精准匹配。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剑颖表示,保险资金应坚守耐心资本的特色,秉持长期投资理念,深度挖掘长期可持续的投资机会。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中,险资正以稳健的步伐,在高股息与高科技之间寻求平衡,为自身发展与资本市场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