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金融要聚焦、把握新需求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6月06日 09时18分

  当前,房地产贷款增速正在回升。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54万亿元,同比增长0.04%,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6197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7万亿元,同比增长0.8%,一季度增加3535亿元。

  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是金融支持合理存量、增量需求的综合结果。从存量需求看,保交房工作有力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目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已增至6.7万亿元,支持了1600多万套住宅的建设和交付。从增量需求看,城市更新工作有序推进,信贷资金投向了城中村改造、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物业项目更新改造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实物工作量。

  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调整转型过程中,新旧动能亟待转化。一方面,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去化压力较大,刚性和改善性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库存去化周期仍然较长。另一方面,居民对于绿色、智能、安全的好房子的需求不断扩大,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房地产建设提质增效前景广阔。

  接下来,房地产金融要聚焦、把握新需求,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等。金融机构要强化高品质住房资金供给,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与此同时,为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丰富多样、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一要聚焦服务的精准性。以城市更新为例,不同主体、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金融需求均存在差异,这就要求金融服务要量体裁衣,提升精准度。当前,金融管理部门正在制定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将实行项目清单制管理,由城市政府对项目进行初选,金融机构对备选项目自主评审,形成城市更新贷款项目清单,从而增强融资的精准性、适配性和有效性。

  二要增强服务的协同性。房地产金融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财政资金、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物权投资等,多类型融资工具要发挥各自优势,有效协同、相互补位。其中,要继续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于配租配售;用好抵押补充贷款,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信贷支持;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三要统筹发展和安全。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特点,合理、合规设置业务品种、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同时坚持风险可控原则,在全面测算项目综合收益和风险的基础上,开展授信审批和风险管控,做好专款专用和资金封闭管理,确保资金落地准、见效快、运行稳。(作者:郭子源 来源:经济日报)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