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享受到“口袋公园”释放的民生福利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7月21日 09时55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设口袋公园4.8万多个、绿道超过12.8万公里。3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施了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轮换开放草坪1.8万余公顷,增加健身设施18万多件。

  口袋公园是形容公园面积小,像衣服上的口袋一样。去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的《口袋公园建设指南(试行)》提出,要“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重点选址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区域”。前不久出台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又提出“增加群众身边的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具体要求。无论是大拆大建,还是“见缝插绿”微改造,城市更新的目的都是更好地服务于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挖掘城市“边角地”空间,因地制宜推进“公园+文创”“公园+体育”等建设,更好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求。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袋公园建设的灵活性较强,把闲置的“边角地”等微空间合理改造为居民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场所,解决了城市更新的一系列难题。不仅如此,传统城市更新比较依赖大规模拆迁改造,而口袋公园则以“微更新”替代“大拆建”,更新成本和风险都更低。

  口袋公园虽然占地面积小,但为群众增加的幸福感、获得感却不小。比如,辽宁沈阳利用城市街头边角、闲置地块、河道两岸等地方,建成3070个口袋公园,有效提升城市含绿量;河南鹤壁在建设口袋公园的同时,同步推进雨污管网改造、飞线入地。各地建设口袋公园的实践丰富,不乏以“小切口”撬动城市环境“大提升”,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

  口袋公园建设不只是“表面翻新”,而应是内涵式更新。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造提升的过程中或突出“便民亲民”,或着眼“节俭务实”,或注重“综合效益”,切实提升城市建设与治理水平。

  口袋公园或许只是城市中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对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来说却必不可少。接下来,全国各地将继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期待越来越多“小口袋”发挥“大作用”,让居民享受到“口袋公园”释放的民生福利。

  (中国经济网供稿)臧梦雅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