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一座崭新的学校——妈湾十九单元九年一贯制学校即将在今年9月正式启用,这是前海建设工程管理制度港澳规则衔接改革首批试点项目之一。目前,该项目正在冲刺交付节点。
业内人士介绍,与内地采用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五方责任主体”模式不同,香港的建设制度采用“三方责任主体”模式,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建筑师不仅从项目图纸阶段就参与设计,后期的施工建设到最终整体交付也会全过程负责。
2023年发布的《前海建设工程管理制度港澳规则衔接改革方案》明确,打破制度衔接障碍,聚焦规划设计管控、工程监管、计量计价、招标投标等六大领域,在区域内推行符合港澳及国际通行规则的工程建设模式,其中就包括推行“建筑师负责制”。
承建单位中建四局项目负责人张清亮介绍,妈湾十九单元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采用优化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项目管理框架参照香港的“三方责任主体”模式,建立清晰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沟通机制,进而实现从设计源头到现场施工全流程品质把控。项目将香港经验和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引入前海,以“湾区绿洲,空中学园”为设计理念,建成后将以人文、科技、低碳、绿色生态为导向,成为具有标杆引领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据介绍,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19万平方米,拟建一所54班九年一贯制学校,提供2520个学位,建设内容包含教室、体育馆、教师办公用房、行政办公室、卫生保健室、生活服务用房、教师宿舍等。
该项目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建造,整体装配率达70%。项目将BIM技术与香港智慧建造系统及内地智慧工地系统结合,定制化开发了项目智慧管理集成系统——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并同步运用中国建筑智慧安全平台,通过双重应用平台筑牢“防护墙”,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建设团队还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校园建设,通过设计、施工阶段全过程把控,打造‘会呼吸’的绿色学校。”张清亮说,项目应用了绿色屋顶、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雨水回用系统等多样化设施,可达到径流控制、热岛缓解、层级净化和雨水回用的效果,有效改善校园整体环境品质。
(本报记者田建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