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纠纷成佳话 润泽人心三百年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7月23日 10时04分

  原标题:六尺巷:一巷好家风,礼让润千年

  来到安徽桐城,六尺巷是必到之地。青砖黛瓦,郁郁香樟,长不过百米,宽仅六尺,却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巷子之一。没有锦绣美景的夺目,也无雄伟壮阔的震撼,却以一段家喻户晓的礼让佳话,润泽人心三百年。

  一场纠纷成佳话:各让三尺的豁达胸襟

  在六尺巷口的太湖石上,镌刻着清代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诗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正是这首短诗,曾让300年前张、吴两家的宅基地之争化干戈为玉帛。

  当年,张家与吴家相邻,因宅基地边界起了争执,互不相让。张家子弟飞书京城,向身居高位的张英求助,盼他倚势撑腰。谁知张英回信只劝“让他三尺”,于是便有了上面这首诗。展信之后,张家子弟顿悟,当即主动将墙基后移三尺,而吴家见状,也被张家这份胸襟打动,亦退后三尺,六尺巷由此诞生。

  中华美德史上这起因墙基而起的邻里纠纷,未曾想竟化作传统礼让美德最鲜活的注脚。当我们踏入巷中,仿佛穿越时空。脚下的每一块青砖,都似镌刻着“礼让”二字,耳畔的清风仿佛回荡着两家相让时的谦语:“兄台不必多礼,些许地界何足挂齿”“贤弟如此豁达,我岂能斤斤计较”。

  于是让人不禁遐想,让墙之后,两家人的日常该是何等和睦——或许清晨推开窗,能听见吴家婶子唤张家孩童“来尝块新蒸的年糕”;或许逢年过节,张家叔伯会提着一坛自酿米酒,笑着送入吴家:“尝尝今年的新酒,邻里本就该热热闹闹”。叔伯婶娘们以家人相称,孩童们在巷中追逐嬉戏,六尺宽的巷子,盛下的是两家人心照不宣的温暖。

  父范子效延家道:润物无声的家风传承

  作为六尺巷故事的主角,桐城“张氏家族”是当地世家显族,数百年来以“耕读承家”为训。

  张英六世祖张淳以断案如神著称,人称“张一包”,堪比包拯;张英的伯父张秉文为明朝封疆大吏,父亲张秉彝虽未做官,却以“抱忠贞以事君,笃谦和以交友”“敬者德之基,俭者廉之本”告诫初入仕途的张英。这样的家族传承,早已为后来的“让墙”埋下伏笔。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人一定对张廷玉不陌生。他是张英次子。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获雍正皇帝“调梅良弼”的褒扬,更开创清廷文臣爵至侯伯的先例,死后配享太庙。雍正十一年,其子张若霭参加殿试,被雍正拔为一甲三名(探花),张廷玉却再三恳请 “以此让于天下寒士”,最终使张若霭降为二甲第一名。这便是“父子让探花”又一佳话。

  从张英“让墙”到张廷玉“让探花”,这样的故事能出现并世代相传,背后是桐城地区文教兴盛、注重家风传统的缩影。自明清以来,桐城以“文都”著称,耕读传家、以德育人是世代共识。张氏家族明清两代近二十世中,秀才以上功名者近千人,进士 26 人,举人 89 人,形成 “父子宰相”“六代翰林” 的盛况。这正是“聪训传家”的最好证明——长辈以书信传训,晚辈以行动践行,让“廉俭”“礼让” 从文字变成习惯,从家族扩展到乡里。

  青砖巷里听新声:礼让精神的时代续章

  今天的六尺巷,游人不绝。人们慕名而来,阅读300年前的家风故事,在青砖上重温礼让,在巷子里的微风中感受文明。

  六尺巷背后的 “礼让” 精神,正在新时代家风建设中焕发新生机,并成为当下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的灵感源泉。

  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耘,作为张英的十二世孙,他常对居民说:“祖宗留下的不只是巷子,更是‘让一步’的智慧。”这种智慧,在桐城的基层治理中化作了具体实践,并探索出一套社区治理的“六尺巷调解法”。那些菜市场里因称重起争执的摊主与顾客,在“让一毛钱”中重归于好;那些小区里为停车费闹矛盾的业主与物业,在“各担一点”中达成共识……

  三百年六尺巷的青砖不语,却见证着礼让之风从家族到乡里,从历史到当下的永续传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