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财数科发布第五期微纪录片,支持小微创业者坚韧前行
源 / 互联网 文 / 2025年07月28日 09时44分
近日,微财数科正式推出了“向光而行·创业者支持计划”第五部微纪录片《深海归途》。这部作品,将镜头对准了微财数科旗下好分期用户苏先生——一位在潜水行业深耕20余年的创业者,用他的奋斗轨迹,揭开了小微企业主群体“破浪前行”的生存图景。
一个创业者的“深海突围”
苏先生的故事,始于一片深海,也困于生活的“深海”。他成长于贵州大山里,2000年到广东惠州后,接触到潜水,从靠“海捞”的“野路子”谋生者,到2007年因同伴潜水遇难事件觉醒安全意识,他系统学习科学潜水、考取教练资质,完成了从“生存”到“专业”的第一次蜕变。
2014年,他与朋友在双月湾创办潜水俱乐部,生意最好时,日均接待500名学员;但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2017年父母重病,他变卖俱乐部、借遍亲友,最终通过好分期的借款渡过难关;父母康复后,他进城打工却难以获得价值感。2019年,他重返海边,靠潜水技术重新起步,逐步还清债务。今年,他接手了一家客栈,继续开启了创业之路。面对镜头,他说:“在有生之年,还能干得动的时候,就得继续。”
苏先生的经历,是万千小微创业者“在困境中扎根、在坚持中生长”的缩影。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申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达8156万户,占全国经营主体总户数的96.5%——它们既是“稳就业”的民生基石,也是经济活力的重要载体。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四季度末数据显示,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虽达33.3万亿元,首贷户比例却不足20%,融资成本仍高于平均水平。规模小、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标准抵押品等问题,让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呈现“短、小、频、急”特征,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
如何破解这一“老大难”?微财数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科技破解小微融资之困
科技是提升小微经济体金融可得性的关键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决议》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以确保优质金融服务能够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关键领域的发展。
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代表平台,微财数科自成立以来便深耕科技,助力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其自主研发的"一云四生态"体系(涵盖智慧营销、智能信审、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四大核心生态),能力覆盖精准流量获客、精准风控识别、精细化运营管理、高效贷后管理等全链路,在提质增效的同时,降低过程成本。 在风险防范方面,通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解决了传统小微贷款"信息不对称、风险难评估"的痛点,让像苏先生这样的小微创业者能够快速获得适配的金融服务。
微财数科对小微需求的理解,不仅停留在技术支持层面,更注重服务的“负责任”和“有温度”。“向光而行·创业者支持计划”项目正是这一理念的深度实践。该项目开展一年多,已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形式,深入调研小微创业者的真实需求,打造了记录群体坚韧精神的微纪录片与图文故事,传递创业正能量,激励更多人勇敢追梦。在此基础上,近期,项目又投入千万元专项免息资金,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20万元、最长12个月的免息借款支持,切实降低小微群体的融资成本。
从技术探索到小微金融服务的落地实践,微财数科正携手金融机构构建更具包容性、更高效的小微金融生态。未来,微财数科将继续履行责任,深耕科技,让更多"深海归途"般的创业故事,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向光而行”。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